第38部分(第1/4 頁)
加起來,得出區域經濟政策效應的評價值。四是對區域經濟政策的評價值進行修正,給出定性的評價結論(見表7。4)。
表7。4 區域經濟政策的多目標綜合評價
評價指標
權重
評分標準
評價值
評價值×權重
經濟持續增長
1。5
較強的積極影響:10;
較弱的積極影響:7。5;
無影響:5;
較弱的消極影響:2。5;
較強的消極影響:0。
4
6
區域發展差距縮小
1。5
8
12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1。0
6
6
區域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縮小
1。5
8
12
區域優勢發揮
1。0
5
5
基礎設施改善
1。0
8
8
人口素質提高
1。0
8
8
社會長期穩定
1。5
9
13。5
綜合評價計算
10
70。5
資料來源:王一鳴,等。中國區域經濟政策研究'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1998: 135。引用時已加以增改。
五、區域經濟政策成本收益評價
區域經濟政策的實施是需要成本的,因此,僅對區域經濟政策的效果進行評價是不夠的;還需進行成本收益評價。區域經濟政策成本收益評價是一種以數量化評價為主的方法,是在對政策成本和政策實施效果進行數量化分析的基礎上,借鑑投資專案評價的方法,將政策實施的成本與取得的效果進行比較、分析和評價。其中,區域經濟政策成本與收益的認定是評價的重點。
1。實施區域經濟政策的成本
實施區域經濟政策的成本主要有:一是對政策資源的直接消耗。主要包括各級政府的援助支出(包括財政轉移支付、補貼與優惠、政府直接投資)和政府為推行區域經濟政策而在組織、協調和人力方面的各種投入。二是區域經濟政策的推行所誘發的經濟發展資源流動的機會成本。區域經濟政策不僅直接消耗政策資源,還透過政策資源誘導經濟發展資源的流動,這對資源流出地區造成不利影響,這也是推行區域經濟政策中應考慮的成本。三是社會成本,主要指推行區域經濟政策所導致的各種非生產性消耗,如制定的實施區域經濟政策中的尋租活動、區域經濟政策對價格與資源流動的扭曲所產生的費用(如企業與居民的遷移費用、資源的過度使用或閒置)等。
2。實施區域經濟政策的收益
區域經濟政策的收益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識別:一是區域經濟政策作用區域的收益。主要表現為政策作用區域經濟產出的提高、就業率的提升、居民收入的增長、環境質量的改善、社會福利的增進等。二是區域經濟政策影響區域的收益。區域經濟政策也會給非政策作用區域帶來各種收益,如對落後區域的支援政策可以為發達區域閒置的資本、人才和技術提供投資與創業機會,可以轉移發達區域相對落後的產業從而促進其產業結構升級,可以為發達區域經濟發展提供基礎性資源,從而給發達區域的發展拓展空間等。此外,在區域經濟政策支援下,落後區域的發展還能減緩貧困(群體)向發達區域蔓延,緩解其社會壓力。三是國民經濟與社會整體的收益。主要表現為區域經濟政策在推動經濟發展,增強國民經濟發展的潛力和動力,以及其在社會的穩定、民族的團結、國防的鞏固等方面的貢獻。
3。區域經濟政策的成本收益分析
區域經濟政策成本收益分析有靜態分析和動態分析,其中,動態分析還考慮了成本與收益的時間價值。區域經濟政策成本收益分析的一般方法是計算成本收益的淨現值(NPV)。成本收益的淨現值NPV=,其中,Bt為區域經濟政策實施第t年的全部收益,Ct為區域經濟政策實施第t年的全部成本或投入,r為貼現率,n為區域經濟政策評價的時間跨度。當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