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開2
慶州崔氏家族的故事
共12代傳人,橫跨從17世紀初到20世紀中期足足300年。家族顯赫,並憑此成立了〃白山商會〃提供獨立資金,於1950年將全部資金捐出建立了嶺南大學的前身〃大丘大學〃和〃青丘大學〃,自此退出歷史的舞臺。
這便是朝鮮時代慶州大糧戶崔氏家族的概述。其存在的300年間,不僅得到了上層社會的尊重,也得到了平民層的認可。能夠維繫其浩大家族300年的秘訣便在於將自己放於次要位置,為他人著想的精神上。慶州崔氏家族正是值得韓國的年輕一代學習的榜樣。
很久以前就有〃富不過三〃這樣一句話,即富人之家維繫三代以上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如果這樣的話,將財富傳承300年以上簡直則更是難上加難。但是慶州的崔氏家族是怎麼做到的呢?還有,在當初那個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對立的時代,連百姓們都對崔氏家族心存敬佩,這更加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我們在崔氏家族的家訓中可以找到答案。
崔氏家族的家訓
崔氏家族代代都必須遵循的原則有以下6種:
第一, 只參加科舉考試,進士以上考試決不參加;
第二, 財產不能積攢到一萬石以上;
第三, 款待來客;
第四, 災荒之時不乘人之危買進別人的農田;
第五, 崔家的媳婦入門後3年內只能穿布衣;
第六, 不准許四方百里之內有被餓死的人。
這6個原則中讓人另眼相看的是第二條〃財產不能積攢到一萬石以上〃。
一萬石米相當於一萬袋兒的米。人們都有貪心的一面,若有一定財富後還會有追求更多財富的慾望。即使下定決心說10億以上絕對不賺,要真正做到也是很難的。但是,崔家人卻做到了。崔家人緊遵〃萬石財產不可〃的原則,若超過一萬石的話,便透過減低佃租等方法將多餘的財產返還到社會。
第三條也很值得學習,在崔家客人們都會受到盛情款待的。
崔家的佃租收入一年大概會有大米3千石。這其中1千石留作家用,1千石用來招待來客,另外一千石則用來幫助周邊生活困難的人。一年以1千石招待客人,按當時的經濟標準來看,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了。
除此之外,崔家絕對不會讓在家裡留宿的客人空手而走。一般會讓客人帶上一天的糧食和一些路費。
這些事情被一傳十、十傳百,最後崔家的名聲在方圓幾十裡被廣為流傳。
※虹※橋書※吧※BOOK。※
第16節:人脈管理達人們的管理秘訣大公開(2)
還有〃災荒之時不乘人之危買進別人的農田〃的家訓也值得借鑑。在朝鮮時代遇到災荒時,糧食甚至短缺到一斗落農田才能換一斗米的境地。大家為了填飽肚子保住性命,也不會去計較田的價格。甚至有時吃一頓大米粥也需賣田。所以當時還有〃白粥田〃的說法。
就像現在IMF的時候富翁們能掙更多錢一樣,當時的災荒也是地主們以幾乎白給的價格大量購入田地,增加財產的大好時機。但是在崔家這種事情卻是禁止的。崔氏家族認為這不是兩班(韓國古代貴族的一種稱呼)的做法,是有糧食的人不可為的行為。
崔氏家族的高尚品質從最後一條〃不允許四方百里之內有被餓死的人〃中也可以看出。崔家人認為周邊如果有被餓死的人的話,擁有萬石糧食將失去意義,這是違背兩班道德的事情。將佃租收入中的1千石分發給周圍的貧民就是從這個立場出發的。
崔氏家族的家訓使我想到了支撐羅馬帝國千年不敗的哲學思想〃貴族恩典(Nobless oblige)〃。即如果犧牲自我,事事都為他人著想的話,這種恩典也會自然而然地找回來,成為你自身的一種強有力的力量的。崔氏家族的故事不愧為能帶給你很多感悟的經典事例。
崔氏家族的故事可以說是證明關懷在人際交往中重要性的最好的例證。這是經過100年1000年都不會改變的真理。請先為他人著想一下吧。那樣的話,對方也當然會先替你著想的。
放低姿態,為對方著想理念的另一基礎便是傾聽。沒有比傾聽他人更難的事了。大家見面後一般都會急於說自己的事情。因為比起聽那些自己沒有親身經歷、難以理解的事情,講自己的事情當然更會讓人感到輕鬆自由。所以,我們一定要意識到傾聽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性,努力做到洗耳恭聽。
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