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地和列強簽訂不平等條約,但諸多列強中,如日本這樣張狂的,也並不多見。李鴻章不顧傷痛,立刻找來美國顧問,美國顧問得知日本的條件,也覺事態重大,便聯絡英、法、俄三國,要這些國家聯合予日本施壓。
日本的和約底稿傳到紫禁城,大臣們個個惱怒不已,翁同龢竟激動得老淚縱橫。
光緒皇帝召叢集臣,一同討論應對之策。而面對日本如此苛刻的議和條款,朝中還有不少大臣認為應速速應允。翁同龢苦口婆心地大講臺灣的重要性,禮親王、慶親王都提醒光緒遼東比臺灣還要重要。看著大臣們的爭執,光緒不知該做何決斷,因此,紫禁城遲遲沒有給李鴻章發去覆電。
李鴻章在日本苦苦等候朝廷的意見,可四日期滿時,還沒有收到朝廷的任何訊息。李鴻章沒有辦法,只能自作主張,就對讓朝鮮自主、割地、軍費賠償、通商權利等作出回應。李鴻章只同意讓朝鮮獨立,對日方提出的其他條件都進行了反駁。尤其是割地一項,更為李鴻章不能接受。他在反駁日方時提到,日本當初出兵朝鮮,口口聲聲是為了敦促朝鮮獨立,還一口承諾絕無圖中國土地之心。李鴻章提醒日本,不要仗著一時兵強力壯就得寸進尺,否則,中國人也會臥薪嚐膽,奮起報復。至於兵費,李鴻章認為,日本不應漫天要價,而應向中方列出詳細用度。日本索要的軍費太多了,且在償還年限、利息計算上又規定苛刻,中國無法照辦。至於通商,李鴻章反駁日方的道理是〃中國如準洋商在華造土貨,勢必盡奪小民生計〃,到時,中國的民族工業將舉步維艱,中國政府也無法出面予以保護。李鴻章早年是洋務運動的積極參與者,他深知在外國列強的打押下民族工業的艱苦處境,李鴻章也一度有以實業興國的打算。
◇歡◇迎訪◇問◇BOOK。◇
第18節:四 發誓〃終生不履日地〃(4)
陸奧宗光看完李鴻章的答覆,有些懊惱。李鴻章是個老辣的外交家,陸奧宗光很難在中方答覆中找到什麼漏洞,只得再次找伊藤博文商量。日本也知道自己提出的條件並不那麼站得住腳。
既然無法在中方的答覆中找到漏洞,無法〃議政嚴辭〃地駁倒中國,日本乾脆耍起了無賴。陸奧宗光反覆強調清政府所處的不利局勢,李鴻章只得再次請示光緒皇帝。光緒一時沒了主意,便將日本人的議和條件告訴慈禧。
慈禧被日本激怒了,馬上放出話去,說臺灣、遼東一個都不能少,為捍衛這兩塊地,大清寧願和日本再度開戰。
李鴻章收到了慈禧的旨意,由於破譯了清朝密電的密碼,日本也知道了慈禧的意見。日本乾脆把心一橫,冒險脅迫起參與談判的中方人員。
伊藤博文邀請李經方到府一談,他威脅李經方,日本想同時得到遼東、臺灣,僅得一地,日本斷不會善罷甘休。日本也沒有漫天要價,日本確實花了3億兩兵費。日本提出的要求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見李經方沒有妥協的樣子,伊藤博文乾脆提高聲音,他告訴李經方,要知道識時務,日本是戰勝者,是中國提出請和的,中國是求人的一方。萬一這次談判破裂,日本不單無法保證這些全權大臣是不是能好端端地回到北京,日本也保證不了整個北京的安全。只要他伊藤博文一聲令下,日本大軍就會浩浩湯湯地開赴中國。其強盜嘴臉一覽無遺。
李經方在應伊藤博文之邀時,還帶著李鴻章的〃和約修改意見〃,李經方比不得李鴻章老謀深算,他被伊藤博文嚇住了,大腦一片空白,胡亂應對幾句便返回自己的住所。
李經方將和伊藤博文的會面內容一五一實地告訴李鴻章,李鴻章再次徵詢朝廷的意見。
與此同時,在北京,各國公使都活躍起來,紛紛對日本表示不滿。日本見此,只得在條約內容上稍作讓步,於1895年4月15日和李鴻章舉行談判。由於截獲了清朝發給李鴻章的電報,日本得知,清朝的談判底線是〃地只可割一處,賠款只可給一億兩〃。儘管李鴻章在會談上努力辯駁,但底牌已經被對方看到了,無論李鴻章堅持什麼,日本方面也只願意在割地一事上稍作讓步,將賠款減少到二億兩。日本再次提醒中國的談判人員,日本已經在廣島屯好士兵,做好出徵準備,日本艦隊所在地和天津並不遙遠。李鴻章只需要告訴日本,〃同意〃還是〃不同意〃。
李鴻章再神通廣大,面對脆弱的大清政府也回天乏術。他已經竭盡全力為中國爭取利益了。清政府也明白,談判已經進展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清朝無力打消日本人劫掠中國土地的念頭。事實上,清朝也無力和日本再度開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