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的坐在電腦前。
我接著聽她扯:當然除此之外,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方說和人的交流,為什麼我們不能笑容可掬的對待同事呢!你是否覺得做事的時候,四周都是一堵堵無形的牆呢?如何去破除這些牆?這是個和諧的時代,社會要和諧,公司需要和諧,以後你成家立業了,家庭和諧也是很重要的……
一看就知道,她是聽了某個二流培訓師的授課現學現賣的。我都可以想象的出來那個培訓師當時唾沫飛濺,用著自以為幽默的措辭,神采飛揚的胡說八道,彷彿自己發現了一個世界大秘密。
我一邊謙卑的聽這那妞的教誨,一邊卻在想,她所謂家庭和諧很重要,是否正在暗示我,她和她的丈夫,性生活並不協調呢?
第二章
譬如說我在上班時間,出去買菸這件事。
其實當時的狀況是這樣的,我正在熱火朝天的措辭,幫領導組織一篇題為“企業文化如何促進市場銷售”的新聞稿。正當我文思泉湧,下筆入神的當口,突然沒煙了。
於是,文章就像一個丟了媽的孩子,呆滯的停在路邊,茫然的看著四周,卻不知往哪走。我心急如焚,因為我也幫不上忙。 我決定下樓買盒煙尋找靈感。在整個心理路程中,我心安理得,我不覺得自己在做一件錯誤的事兒。
可關鍵是,別人只看到我擅自離崗,卻看不見我的心裡活動,就像我只看到那個打小報告的娘們,嫉惡如仇的將我下樓買菸的事,放大鏡一般的描述給,主管行政並對我的升遷會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人事部經理。我不得不從陰暗的角度去揣測那個娘們的心理動機,揣測的結果自然是惡毒的。
這其中就涉及到一個溝通的問題。
起碼我理解這一切的發生是因為我們之間溝通有問題。或許我們壓根曲解了溝通的涵義。在中國的漢字中,先前壓根沒有“溝通”這個詞。我們只有商量,只不過後來改了個時髦的說法,但性質還是沒有變的。
談到商量,我可以舉個例子。西方人去衡量一個物體會用天平,平就是平,不平就是不平。而我們習慣用秤,每次都會有高有低,差不多就好。是高是低完全取決於親疏關係。回到我下樓買菸的案例。如果這樣的話,拿我們真正的心裡動機出來溝通,其實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和那娘們關係是否屬“親”,是的話,完全就可以睜一眼閉一眼。也就是說我們完全可以商量(溝通)一下:這麼小事兒,你就沒必要去打小報告了。
當然溝通的方式不會這樣流於表面,可以迂迴,和曲線救國的意思差不多。比方說,我們應該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多聊聊股票,多聊聊香港某個明星的緋聞。
以上說的,只是一般的情況,但總有些特殊例外。需要強調的是我和那娘們目前屬於同一級別,而升遷的職位只有一個,我倆之間二選一,這就是個要命的問題,起碼我覺得我們之間商量(溝通)的餘地,現在即使有,也很小。
11點鐘,我坐回了電腦前。我的心情不太好。誰被擺了一道之後,心情都不會好。人事經理說,人家是對你工作中的問題提些小建議,你不要有想法。我不僅有想法,而且想法很大,說的好聽是“對事不對人”,但稍微有點智商就知道,這句話的涵義就是“對人又對事”。
我決定把手頭的工作放一放。
你要意識到,在大部分情況裡,我們做過什麼卓越的成績是不重要的,但人沒做好問題就嚴重了。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在一些要職上,經常不是出現個業務能力強的人,而是由一些中庸者擔當的情況了。
順帶再補充一句,我在一家服裝公司的品牌管理部擔當主管的職位,那個打小報告的娘們在銷售部,我們共同在爭取營運經理的職位。
人物關係和情境交待清楚了,有益於我接著往下說。
所謂品牌管理,我的理解是,在一個規定的範圍內胡思亂想。挖空心思讓我們的消費者記住產品,然後心甘情願的掏錢出來。這個職位不需要什麼技能,能說會寫,擅長忽悠就行。
我們部門最大的工作就是花錢。用專業一點的術語說,叫成本部門。與此相對應的銷售部就是利潤部門。所以老闆見我的時候總是板著個臉,因為我總是問他要錢。當然那娘們的境遇也好不到哪去,因為她總是不能賺到老闆想要賺到的數目。
我坐在電腦前想著如何算計的時候,樓上陳列部的Alex下來找我。他跟我探討國慶節櫥窗陳列的事宜。這個男人年紀比我大兩歲,31,剛結婚。他在和我探討問題的時候,顯得心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