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教誨(第1/3 頁)
“先生所言不差,弟子的確想問問,先生為何讓子厚帶青兮姑娘進千戶所大門?弟子知道先生必是為弟子著想,只是弟子愚笨,實在想不出此舉深意。”
賈琮為了不讓宋巖仰頭難受,便蹲跪在地上,仰頭看著宋巖誠聲道。
見其孝舉,宋巖目光愈發慈祥,他顫巍著手,捋了捋白鬚,眼神似陷入了回憶中,問道:“琮兒可知道王知寧?”
賈琮聞言,想了想道:“先生所言者,可是貞元三年的榜眼,後任江南學政的幀甫先生?”
大乾歷屆眾多,賈琮自然記不全,但每屆三鼎甲卻還是記得住的。
宋巖點點頭,道:“正是此君,琮兒可知其下場?”
宋巖先用一“此君”來敬稱王知寧,又用“下場”來描述其結局,可見此人品德高尚,官聲極佳,但結局悽慘。
賈琮搖搖頭後,宋巖嘆息一聲,道:“貞元二十四年,大乾北疆喀爾喀蒙古勾結厄羅斯羅剎鬼復叛,圍攻駐邊漢軍。烽火傳回神京後,朝野震驚,武王震怒,集結大軍,誓要蕩平蒙古,絕殺入境羅剎鬼。
這本也是好意,為了國朝尊嚴和體面。只是……
貞元朝的六次大徵,早已耗盡太倉之銀。
雖然每一次出征皆為光彩奪目之大勝,戰功顯赫,可軍餉糧草的消耗和戰後賞賜之重,卻壓的天下人都喘息艱難。
可是武王光芒太盛,又有出師之名,故而朝野上下沒幾人敢反對。
唯有王知寧……”
聽聞至此,賈琮似乎明白了青兮的身份,就聽宋巖繼續道:“王知寧時任江南學政,親眼目睹了本該是世間第一等繁華勝地的江南都民生凋敝,百姓為每每增收的稅負苦不堪言,甚至是賣兒賣女。因此誠然上書,請求朝廷緩徵喀爾喀。並且給出了諫言,請朝廷放棄漠北蒙古,準其名義上受朝廷羈縻,實質自立。如此一來,喀爾喀蒙古與厄羅斯羅剎鬼的勾結必會不攻自破,還會反目成仇。因為漠北蒙古要戍衛他們自己的領地……
王知寧還說,漠南之地距離關內有萬里之遙,且苦寒之極,除了駐軍和流放罪人外,無甚百姓。大軍駐守彼處,除了空耗國孥外,別無益處。每年百姓往札薩克圖送糧,病死、餓死、凍死在沿途者,不計其數,實為惡政也。
所以……”
賈琮見宋巖似難以續言,便道:“武王當時權傾天下,更難得者,還與貞元皇帝君臣相得,父子相親,不是儲君,勝似儲君。幀甫先生以直言相諫,怕是會激怒武王,也會激怒尋求戰功的貞元勳貴一脈,連貞元帝,怕是都不會心喜。
貞元帝受用了一世開疆拓土之名,必還想在後世留下聖君之譽,怎容得下割土喪師之辱?”
宋巖再嘆息一聲,道:“便是如此了,王知寧清名滿江南,就是在神京城中,朝野上下也素有褒讚。唯有此次,其言似犯下何等大逆不道的罪過,滿朝朱紫皆言當斬……為師當時尚在翰林院,諸多清貴翰林,亦群情激奮,皆言王知寧當誅。
為師所能做者,只能是閉口不言。
結果,王知寧父子三人被腰斬棄屍於菜市口,其妻女悉數關入教坊司發賣。
王知寧髮妻、長女、兒媳懸樑自盡,慘烈之極!
唯獨留下一三歲幼女……”
“就是青兮?”
賈琮面色凝重的問道。
宋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道:“王知寧死後,武王集結十萬大軍三十萬民夫準備出征,太倉無銀,就准許天下富戶捐銀買官,吏治自此崩壞。但是仍空缺二百萬兩,最後是由江南八大鹽商湊齊。
武王得此軍資,方以率十萬鐵騎,追亡逐北,大勝喀爾喀蒙古和厄羅斯聯軍,一舉抵定了大乾北疆二十年的太平。
但是……大軍凱旋後,封功臣、賞大軍,發戰死兵卒燒埋銀子,處處要錢哪!
太倉無銀,只能又一次次的加派稅賦。
當時若非大乾武功太盛,怕真要處處烽煙!
武王歸來神京鉅變,但一夜平息,貞元帝退位,武王自囚,怕都是為了劉氏江山思慮。
那個時候真真是破家滅門者不計其數,江山動盪,險之又險啊。
也是那個時候,朝野上下才想起王知寧之諫言,方知其一腔忠義!
雖然因為給王知寧懲罰定罪的是太上皇和武王,無法翻案。但江南士林還是想盡辦法,善待王知寧遺留幼女,將起從都中教坊司接回了江南,只因難除賤籍,所以養在望江閣,取名青兮。”
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