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因公而來(第2/3 頁)
周圍眾人,拱手道:“在下賈琮,因身負公幹,不得已為之,望諸位見諒。”
“哄!”
一片譁然!
賈琮歸京不過二日,或許京城上流中都有耳聞,可尋常書生們哪裡得知?
雖然賈琮離京已過一載,可士林之中,他的名聲何曾衰弱過半分?
原本敢怒不敢言的一眾書生們,此刻紛紛面帶驚喜,眼神激動道:“不想竟是賈四言當面!之前曾聞先生因盡孝悌之義,不得不投筆從戎,遠赴北地蠻荒之地征伐。學生等還為之扼腕嘆息,為先生擔憂!萬幸今日得見先生歸,受吾等一拜!”
說罷,一眾數百書生或主動或被動的拜下。
賈琮忙下馬還禮道:“賈琮年幼學淺,安敢得先生之名?諸位仁兄實在高抬了,不敢當,不敢當!”
“吾輩儒生,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當初吾等每每學而自苦煩惱,乃至茫然不知前路時,何等苦悶?多少儒生因熬不過這一關,棄學成庸。直到先生髮此振聾發聵之學道四言,讓吾等再不有迷茫之苦。”
“連蘭臺寺御史大夫楊養正公,都贊先生‘稚子可為百世師,四言當為天下法’,有志不在年高,先生如何當不起?”
更重要的是,能言儒生之德者,必是自己人!
賈琮正色道:“吾又有何德何能,可出此四言?賈琮數次釋之,此四言乃小子取恩師松禪公及牖民先生教誨所得,安敢竊為己有?琮與諸位仁兄一般,不過尋常少年,並非妖孽也!”
“哈哈哈!”
這番自嘲引起一陣鬨笑,也瞬間拉近了眾人的距離。
還好,到底讓眾人去了“先生”之稱。
這把火,賈琮目前還受不起……
又有人高聲道:“清臣公子太過謙遜了,吾等才薄,卻是寫不出‘人生若只如初見’,否則,也不必擠在這裡了。不過清臣公子必然能進樓,若是連公子都進不得煙雨樓,吾等也不屑在此守著了。”
“極是極是!”
本就在樓下等的心焦的諸士子們,紛紛鼓譟起來。
這會兒,樓內早有人聽到動靜,與管事的去稟報。
只是想要破例請一沒帶請柬之人入內,尋常人哪裡做得了主,只能上九樓。
貴人們上九樓有“升閣”可乘,僕人們卻只能靠腳來爬樓,因而一時間竟沒人出來緩場。
賈琮卻也不急,聽諸多士子們或吹捧或埋怨。
忽地,一士子大聲言道:“清臣公子,去歲一載公子因孝悌之義,棄筆投戎,萬里赴戎機,吾等心中實在憾然。然又心存僥倖,古有王少伯、高仲武,皆為邊塞詩大家。不知公子去歲可有所得?”
王少伯即王昌齡,高仲武便高適,二者以邊塞詩著稱。
賈琮見煙雨樓內依舊無人出來,想了想,笑道:“在下只入軍中一載,自身並無什麼體會。但卻有幸與奉天老將軍趙浩固成為忘年交,幾番長談後,心有所感,又因老將軍頗通文墨,相請詩詞一首,不好推卻,便書一闕《江城子》,贈與老將軍。諸位仁兄若不嫌,在下便誦背一番,請諸位指點。”
“好!”
數百人之叫好聲轟然作響,直衝雲霄。
又瞬間寂靜,側耳聆聽。
賈琮朗聲道:“《江城子·贈奉天將軍趙浩固》。”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好!!”
又一陣比方才叫好聲更熱烈的喧囂喝彩聲,沖天而起。
這何止是一闕詞,分明就是一副不老廉頗將軍畫!
自此之後,奉天將軍趙浩固當如漢時李廣、唐時哥舒一般,為世人所傳頌。
這時,外面比煙雨樓內更熱鬧的動靜,終於驚動了“高層”。
三名衣著儒衫的年輕士子被煙雨樓奴僕們簇擁而出,尚未出門便遙遙拱手見禮道:“哎呀呀!萬不想清臣公子近日能從璦琿歸來,實在是不得一點訊息,吾等失職,吾等失職!半月前我還在說:一蓑煙雨任平生之賈三首不至,此屆百花會有名無實也!萬幸今日無憾矣!”
“在下李珣李朝宗……”
“在下吳謙吳受之……”
“在下方鴻方密之……”
“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