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相約(第2/3 頁)
論時會變通一下麼?
如果你策論寫成附和新法,斷不會只二甲十二名才對。”
宋華又笑了笑,道:“我雖未反對新法,但也不全贊成。我有同年去了豫省,寫信於我言道,河南節度邰文國搜刮之烈,破家滅門,豫省烏煙瘴氣,萬馬齊喑。
所以我在策論中書道,新法變革,宜緩不宜急。”
賈琮聞言,哈哈一笑,道:“我知矣!新黨一派恨不得新法立刻就成浩蕩之勢,席捲天下,而後即時生效,天下成大治之世,方能顯出他們的能為。
子厚你卻非要說什麼宜緩不宜急,這般唱反調,若不是看在先生的面上,怕得滑到三甲去。”
宋華搖頭苦笑不語,宋巖卻岔開話題道:“清臣今日在國子監之言,是出於本心,還是不願與那些監生辯論?”
國子監作為官家第一學府,素為都中清流重點陣營之一。
今日發生的事,涉及內閣大臣,甚至到了喊打喊殺的地步,自然瞞不過朝廷。
至於賈琮那番話的心機,朝堂上那些拔出根眼睫毛都是空的人精們,自然也能猜出個七七八八,只是摸不準他到底是哪種動機。
在宋巖面前,賈琮直言不諱道:“兩者皆有,後者為重。弟子從不妄圖用言語去說服對手,也不會執著的去叫醒一個裝睡的人。”
“呵呵呵……”
對於賈琮早熟和偶現的妙語,宋巖已經見怪不怪了,他道:“你能有這樣的想法,旁人以為你是用套話在壓人,可我卻以為,你心中怕當真是這樣想的。
這不是天真,而是站的高度更高,遠比一國子監監生的位置高。
那些嘲笑你幼稚之輩,只能說他們的高度遠遠跟不上你。”
宋華對其祖父對待賈琮不同的態度也已經麻木了,同樣見怪不怪。
他考中進士,宋巖也不過點了點頭,哪裡這樣點點滴滴的分析過?更別提褒讚了。
只是他心思醇厚,不會生嫉,反而笑著提醒道:“小師叔,廣文館數人我認識,周劍文算得上是君子,今日之事過去了也就過去了。
但那張瑞張明友,心胸卻並不寬廣,多半會再生事。”
賈琮點頭道:“我知道此人,在廣文館中風評都不佳。他自身是沒什麼底蘊的,真要再生事,多半是借刀殺人,呵……”
宋華聞言,抽了抽嘴角,道:“是我白擔心了……”
宋巖見之,呵呵笑了聲,道:“你師叔年雖小,卻是個有主意的,不用你擔心。日後,說不得還要你師叔照顧你。”
賈琮看著面呈窘態的宋華笑道:“相互照應才好。”
宋華倒是個實誠人,看著賈琮道:“論臨場機變,我的確不如小師叔……對了小師叔,恩榮宴之後,下月初一瓊林社要在芙蓉池和曲江池舉辦一次瓊林宴。
適時在都中長安最優秀之年輕俊傑多會收到請柬,我亦有邀請函,小師叔可願來否?”
賈琮還未說話,宋巖就道:“清臣,去瞧瞧也好。讀書雖要勤,但也要注意勞逸結合。禮曰: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再者,學業之道,閉門造車不可取也。
汝與子厚一同去見見,交一二雅友,閒暇時書信往來,可去枯燥沉悶。”
賈琮笑著應道:“既然如此,我去就是。只是不知,為何會在兩處舉辦?”
這個問題,宋巖就不答了,而是目光淡淡的看向了宋華。
宋華卻是老臉一紅,在宋巖的注視下,訕訕笑道:“小師叔,我等讀書男子,自然是在曲江飲宴。不過那芙蓉池,卻是都中負有才名的名門佳媛相聚。
兩處自然不通,不過會有侍童來往兩處,將曲江池的好詩詞送往芙蓉園內紫雲樓,由她們點評排出瓊林榜。”
賈琮見宋華越說越忸怩,忽地想起一事,問道:“子厚,太常寺谷寺卿家的閨閣,莫非就是瓊林榜執事?”
宋華聞言,臉色登時通紅,羞愧之極,幾無容身之處。
說起來,這點還是與禮不合的。
宋華與太常寺谷家千金去年就訂了親,只待金榜題名大登科後,再來一次小登科。
如今看來,兩人卻不止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麼簡單。
在此之前,想來已有才子動佳人的戲碼。
這會兒賈琮來取笑,宋華自然羞愧難當。
到底是教養在身邊的長子長孫,又這般醇厚老實,宋巖以目示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