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3 頁)
認為,俄格關係冷淡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第比利斯希望與西方保持一體化,特別是希望加入北約,並且認為喬治亞解決這一問題比較容易,因為您可以利用您在世界大國領導人中所享有的毋庸置疑的尊重和威望。您今後是否會真正利用您作為世界政治家的資本來使喬治亞與俄羅斯保持距離?或者說這種說法只是一種成見?
答:對喬治亞來說,同北約合作是在國家獨立條件下正常發展的一種可能,但並不是排擠俄羅斯的一種方法。有時可以聽到這樣的說法,說我們對俄羅斯和北約在高加索地區的利益發生衝突持歡迎態度。為什麼要這樣提出問題呢?應當傾聽其他人的看法。實際上,考慮到目前的現實,我們認為俄羅斯與北約進行協作無疑是有好處的,這有利於我們所在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從地緣政治和地緣經濟的角度看,該地區越來越具有重要意義。眾所周知,俄羅斯與北約已經有了在巴爾幹地區進行建設性合作的先例,而高加索問題在某種程度上與巴爾幹問題很類似。我們一直反對“地緣政治勢力範圍”的提法——不管這裡指的是俄羅斯的、北約的,還是其他任何國家或組織的勢力範圍。這種提法是有害的,並且可能導致主觀主義錯誤。與此同時,不能不承認,在高加索和喬治亞,既有俄羅斯的國家利益,也有北約國家的利益。我認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只要雙方在實現這種利益時相互協作,同時考慮到高加索地區國家的利益。政治是一門協調利益的藝術。
在發展和加強與北約的關係方面,俄羅斯無疑已經超過了我們,這是很自然的事。俄羅斯與北約簽署了“特殊條約”,而我們與北約的合作只能依據《和平夥伴關係計劃》。當然,我們同北約的關係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俄羅斯不應當將這種合作看成是今後不幸的前兆。這是一種很自然的程序,是冷戰後全球發生的變化所決定的。我們認為,目前仍然存在的分界線是冷戰的遺毒。但我堅信,十年之後,歐洲最終將確立統一的安全體系,俄羅斯和喬治亞都將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要知道,從文化價值觀來看,兩國實際上都屬於歐洲文明和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與歐洲和西方架設新的橋樑的同時,第比利斯和莫斯科將成為穩定世界的一個組成部分,這裡不應當有敵視和誤會。
我們希望俄羅斯能正確理解我們的用意:任何一個國家在某個安全體系中無法解決自身的問題時,它必定會到另一個更為現實的體系中去解決這些問題。
至於說我利用自己政治家的威信來使喬治亞脫離莫斯科的說法,這不僅是先入之見,而且有損於喬治亞與俄羅斯的合作。我們兩國之間的合作是大有潛力的,完全有可能成為合作的典範。
梅斯梅爾:戴高樂曾想用原子彈對付蘇聯
(具體時間不詳)
法國前總理梅斯梅爾曾向法國《費加羅雜誌》週刊記者透露,1964年,蘇聯人隨時都有可能向西方發動進攻,這種進攻可以使他們在8天之內就打到法國里昂。當時,戴高樂將軍想到的對策是轟炸蘇聯的城市。
記者亨利·阿穆魯問:人們從最近解密的一些前蘇聯檔案中瞭解到,在1964年,華沙條約國的軍隊為隨時向西方發動進攻做好了準備,這種進攻可以使他們在8天之內就打到法國的里昂。你當時是戴高樂將軍的國防部長,你瞭解這種威脅嗎?
皮埃爾·梅斯梅爾答:應當從60年代的政治氣候來看這個問題。那時還是冷戰時期,各國參謀部主要考慮的問題是怎樣對付蘇聯發動的一場突然襲擊,從北約參謀部到法國參謀部都是如此。一些文章,甚至包括一些“科幻戰爭”小說都在想象華約國家如何發動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比如說在聖靈降臨節的長假期間突然發動進攻。作為國防部長,我當然不會對這種氣氛無動於衷。但是,我卻從來不相信蘇聯會發動這種突然襲擊。科幻戰爭小說沒有考慮到一個重要的因素:原子武器。
問:事實上,法國當時已經擁有了核武器……那時候戴高樂將軍會使用它嗎?
答:會的,因為他的立場同美國人的立場有很大的不同……同蘇聯人的立場也不同,蘇聯人從沒有想到過要用核武器來攻擊對方的領土。當時,美國人的戰略是逐步反擊的戰略:用常規武器反擊常規武器的進攻,用戰術核武器反擊戰術核武器的進攻。只有當美國的領土遭到戰略核武器的進攻時美國人才會發動戰略反擊(轟炸大城市)。戴高樂的立場就完全不同了。如果法國遇到直接的威脅,不管這種威脅的性質如何,比如說是開始入侵,他都會立即決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