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頁)
人閱讀時已經極為佩服,而張華軒此次寫在這條例裡的全並不完全是他的見解。
對軍事而言,張華軒到底並不算內行,不過後世的軍事著述他也看過不少,因此除了夾雜了民族主義和鐵血軍人精神的私貨外,在具體的軍事理論方面,卻多半是“借鑑”了後世很多著名軍事理論家的理論,王雲峰等人已經算是入門,不過這些高深的軍事理論與論述對他們來說仍然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幾個留著大辮子,穿著布靴佩著腰刀的大清團練軍官,卻在看著後來整整一百年形成的諸多的軍事理念,這樣的場景,當真是要多怪異就有多怪異。
這當然是時空扭曲帶來的變化,王雲峰等人當然並不知道,只是一個個面露興奮之色,就著一盞油燈,各人卻是一直看到天亮,卻是精神抖擻,絕無倦意。
對他們來說,等於是在封閉的心靈裡開啟了一扇窗戶,軍事亦同於政治,張華軒在上一本書裡沒有敢說,也不能說的話,藉著這本分析軍事制度的小冊子,用極其隱晦的方式向人講述著,他孤獨太久了,需得抓緊時間尋找同志,而最想改變世界,最能接受新理念的,當然是這些以前鬱郁不得志,現在卻藉著新軍嶄露頭角的年輕的軍官們。
“大哥,我看大人的意思,盡在最後幾句。”
苗以德卻不愧是眾人之中反應最機敏的一個,當眾人掩卷之後,他第一個開口說話,眉宇間,難掩的狡猾之色。
王雲峰卻不理他,只是喃喃道:“軍隊為政治服務,而又不能獨立於政治之外,未聞有政治清明而軍隊不堪一擊者,亦未聞政治**,而軍隊善戰者。大人此語,確實是一語中的。”
趙雷卻是個當代憤青,當下憤然道:“大人雖未明言,不過咱們大清朝政**那是不必說了,不然也不會鬧洪楊,也不會割讓香港給英國鬼子!”
“大人提到康熙年間處置戴梓的事情,還有乾隆朝取消漢人學習火槍,皆是為防備漢人。縱觀現在的天下督撫,巡撫尚有些漢人,總督中的漢人幾乎沒有,大人說明朝末年,咱們中國的火器不比洋人弱,現下卻整整落後了一百多年,其中含意,令人三思啊。”
看到眾人不理會自己,苗以德終於按捺不住,急著道:“我看大人最想咱們吃透的,還是最後的那幾句:軍人當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一支軍隊只有一個統帥和一個聲音,軍人不需干預政治,唯有一心服從統帥和渴望勝利的軍人,才是最好的軍人!”
這一段話其實是照搬的張華軒的文字,而原本藏在對普魯士軍官團與軍人精神的描述之中,並不起眼,卻被此人挑了出來,倒也當真是目光如炬。
待他說完,眾人面面相覷。良久之後,王雲峰終慨然道:“咱們淮安練勇原本就是大人一手建立,大夥兒跟著大人走當然沒錯。依我看,大人也不是一心想要功名利碌的庸官,我王某人跟隨大人到底便是了!”
他沒有明說,其實這牛棚裡的眾人都是傑出之輩,不然也不能在張家把持下還能出頭,張華軒的心思已經盡在書中,眾人一夜之間雖然不能吃透,不過也總歸是看出來,張華軒絕非等閒之輩!
很多文字,看起來大逆不道,也令得眾人深省,可偏偏是夾雜在軍事制度的議論之中,就算這夥軍官中有小人去告密,也根本傷不到張華軒一根汗毛,如此心計,卻讓這些青年軍官佩服不已。
第一卷 嶄露頭角(28)
經過這樣的啟蒙與開導,等若在一潭死水中投入巨石,經過這樣的一夜,想讓這些年輕人的心思回到過去,已經絕無可能。
既然如此,不如跟著張華軒走,卻看這位道臺大人,究竟能做出什麼樣的偉業來。
計較已定,王雲峰帶著一絲不捨之意將冊子合起,一夜沒睡,雙眼竟是炯炯有神,他向著眾人鄭重道:“咱們一是要讓大人放心,二來卻要暗中發展同志。大人自己不方便,咱們懂他的心思,卻不能不做一些事情來襄助。依我看來,大人現在是不得已而秘密行事,將來仗打的好了,做起事情來會少很多顧忌與掣肘,咱們先行一步,大人絕無話說。”
這一番話眾人都無異議,當下算是暗中結社,待後來幾人求見張華軒後,知道自己體會的意思沒錯,便更加用心發展同盟,張華軒表現上對軍隊別無變動,暗中裡,卻是漸漸將大批的中下層軍官牢牢把握在手中。
其實他對軍隊控制,遠非如此。喜歡功名利碌的便隨便丟幾根骨頭,自然就會有很多小人溜鬚拍馬,把軍中的一舉一動報告給他,總之只要把握好人性,投其所好,張華軒現在可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