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3/4 頁)
與著和劉邦一般相同的感覺。他不需要猛冠三軍,也不需要有著諸葛近妖的智慧,能讓這些當世人傑臣服自己,為自己的事業奔走於道路。這就足夠。
至於挽回華夏民族的生機,重振國運,則就是他個人的責任了。
張華軒伸手將左宗棠扶起,展顏笑道:“季高如此,我便放心不少了。”他故作沉吟道:“季高你早年中舉。遊歷地地方很多,也關心山川河防,髮匪亂起,你也曾入駱公與曾公的幕府,算是久歷兵事。現下跟在我身邊也近半年,平時我交辦的事情裡也有不少是軍務。我看,就讓你到第九鎮去做副總鎮兼鎮參,你意下如何?”
這個任命。張華軒算是深思熟慮很久。第九鎮編練較晚,班子也是在各派勢力裡搭建起來的,並不如其餘幾個鎮那樣涇渭分明。比如總鎮吳長慶是皖系的,下面幾個團長參謀也都來自各個系統,並不是鐵板一塊。雖然如此,卻沒有人能與吳長慶抗衡。這讓張華軒心中頗費思量。吳長慶為人豪俠大膽,家中頗有資財,在清朝也是一方豪強,而且此人與張國樑等人不同。一則不是淮軍舊部出身,二來,在皖北也有著巨大地聲望和很多的舊部,這樣的人總掌一鎮,再和張樹聲、劉銘傳這樣的大將勾結起來,為禍起來就是不小,所以一定要在身邊安插棋子不可。
左宗棠當然就是個適當的人選。他是湘人。曾國藩入江西后沒有跟去,張華軒暗中招納此人便來了。在曾國藩幕府時他就因功保舉到府道一級,算算後世的歷史走向,幾年之後,他就會任浙江巡撫了。不過這些左宗棠自己可不知道,他在湖南時沒權沒兵,對這樣性格經歷的人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現在來到淮安,半年下來積累了一些人脈與聲望又蒙張華軒重用,自然感恩戴德,而以此人個性強悍,也必然能制衡吳長慶。
淮軍各鎮,如這樣地動作張華軒也不知道做了多少。他雖然用特務政治,不過古往今來還真的沒有特務能制衡住統兵大將的,軍統後世也有,不過統兵大將臨陣倒戈者不知凡已,一個小特務能管住統兵大將,那當真是天大的笑話。制將者,唯將耳。
左宗棠的反應倒是果然不出張華軒的所料。
聽到張華軒要任命他為副總鎮和總參地任命後,左宗棠的雙眼不可遏制的發出了驚喜的光芒。現在是亂世,手綰兵符才是聰明人願意做地。不論是為商為官,在亂世時都可能被人當成一條狗一樣的殺掉,只有手裡有兵的人才能真正保住自己的宗族的安全。這條道理,他在跟隨曾國藩時就想的明白,只要曾國藩手握住湘軍的兵權,朝野上下那些對他很是猜忌地人就拿他沒有辦法。而左宗棠也認為,曾國藩最蠢地就是顧忌太多不能殺伐決斷,如果湘軍也和淮軍一樣形成尾大不掉之勢,朝廷反而會對他更加的客氣倚重,因為曾家畢竟還是國朝望族,與朝野地清流階層有著很深的關係,所以曾國藩不會輕易造反。可惜,曾國藩太顧忌自己的名聲,到了江西后受到各地官府的排擠而無法可想,兵源與糧餉軍械都供應不上,最後落了個飲恨自盡於南昌的下場。
就左宗棠私底下的分析,湘軍的強韌天下無敵,淮軍是戰鬥力強,不過一直是在打順風仗,遇到逆風還不知道如何,而湘軍卻是久歷戰陣,打過勝仗也慘敗過,略經整頓又復強大,這一次失手江西,做為核心的曾國藩被殺,原因只有兩條,一則是淮軍突然造反,使得太平軍主力並沒有完全被江南的戰事吸引回去,二則,就是湘軍在江西舉步維堅,力量受到了嚴重的削弱。
現在既然曾國藩這個主腦死了,李續賓也死了,胡林翼在湖北苦撐,被太平軍處處打的縮頭縮腦,鮑超與多隆阿他們困守在江西、湖北、湖南各地,軍勢日益衰敗,已經不復當年之盛。原本聚集在曾國藩身邊的能人志士有的在南昌死難,有的回家避禍,也有人開始思量著日後出路了。
淮軍一起,原本就是搖搖欲墜的大清算是徹底完了,這件事再無懸念,而淮軍大帥重視人才,暗中招致,左宗棠在九江猶豫了幾天,就暗中潛至淮安效力,時至今日,當初的努力總算得到了回報。
雖然還不是一軍主帥,不過能在淮軍中任高職,將來總會有提兵征戰一方成為諸侯的機會,新朝逐鹿天下靠的當然還是軍隊,鼎定之後,軍中的將帥們當然是封公拜侯,子孫後代綿延不絕。
左宗棠當即泣下,跪伏在地,叩首道:“大帥如此信重,惟當在前方戮力血戰,以死相報。”
張華軒搖頭一笑,伸手將他扶起,看著哭的花臉貓一樣的左宗棠,笑道:“季高,淮軍講究的是指揮,將帥很少有前臨前敵的。聶功亭那樣的愣頭青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