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2/4 頁)
衣裳,看起來賞心悅目,不少人還剪裁的簡單短小。整個人也顯地幹練利落。
這顯然與傳說中的那種打扮不同,相反,很多英國士兵在英倫三島的時候也只是普通的平民,不少人還穿過亞麻布織成的衣服,只有在當了兵到了殖民地後,有了薪水和軍服,再加上手中的火槍後,滿眼看到的又是印度阿三——鬼都知道。印度人窮的人神共憤,直到一百年後也沒有太大地改變。
而到了中國海州,首先看到的城市情形就與印度不同,與髒亂不堪又貧困到極點的印度不同,中國城市內顯的乾淨整潔,城市的衛生系統發揮著與印度絕然不同的功效,它使得這座看起來很年輕的城市格外整潔。而道路兩邊錯落有致地高樓與樹木也顯示出這城市主人顯然不甘心讓自己的城市顯的雜亂無章。
除此之外,來往的人群衣著簡單而昂貴,在英國,絲綢織成的衣服仍然是普通人不能想象的奢侈品,而這座中國城市卻幾乎人人身上都有一件。
懷著嫉妒心態的英國兵當然不知道,海州是一座典型地新興貿易城市,在這裡行走的十有**都是來自全中國各地的成功商人。在他們身上有一件好衣服簡直是毛毛雨的事情,而看在英兵的眼裡,卻是那麼地不可思議。
最讓他們覺得不可思議的當然還是現在包圍他們的這些中國士兵。雖然在身材上比英國兵還略有不如,不過對方的漂亮軍服與手中的火槍以及刺刀,還有尖利的銅哨調動士兵時的井然有序。這些都讓英軍官兵有著一種嚴重地錯覺,這不是一場與殖民地沒開化野人之間地對峙,這顯然是一個文明國家對另外一個文明國家之間有武裝衝突。
而顯然,他們並沒有佔到任何的優勢。不論是心理上,還是實際地武力上。
現在,超過五百人的武裝部隊包圍了他們,閃閃發亮的三梭軍刺顯的有點古怪。而握在他們手中的火槍明顯與英軍手中的大致相同。
原因很簡單。淮軍的前膛火槍原本就是仿造的印度殖民地部隊的制式火槍,淮軍原本是購買。在自己的軍工產業成型之後已經大量仿造,而現在的內衛與海州鎮士兵手中的火槍,全是產自於淮安火器局的槍械製造廠。
除了軍服與火器外,內鎮官兵的訓練有素也給了英軍很大的壓力,從槍響過後到軍官們排程士兵,然後是與內衛部隊配合合圍英軍,內鎮士兵所用的時間也就是幾息之間,然後到上刺刀裝彈,更是眨眼的功夫就把這些事情全做好了。
帶隊的英軍少尉的臉色已經有白到紅,然後由紅至慘白,他沒有想到在這個中國城市裡突然蹦出來這麼多的職業軍人,而更加沒有想到對方的職業素養如此之高。做為一個職業軍官,他很明顯的發覺,自己手下的這些士兵的軍事素養可能還不及對方,因為身為一個職業軍官,他很容易的就從對方士兵的一些細微的小動作裡就能看出來對方的訓練程度,他雖然看出來海州鎮的官兵有不少人都是新兵,並沒有上過戰場,雖然動作嫻熟,但明顯能看出來並沒有上過戰場殺過人計程車兵的青澀,這些,並不是能用訓練就能補足的。
與人數眾多訓練有素的海州鎮官兵相比,給這一隊英軍巨大壓力的反而是最先趕到的那幾十號士兵。
他們的軍服顏色與後至者不同,海州鎮的軍服與淮軍主力集團的軍服完全一樣,都是黑紅相間,軍服的紐扣也使用銅釦,看起來閃閃發光,很是威武漂亮。軍帽,則是黑紅相間的大簷帽,軍銜與身份姓名的鐵牌,則在胸前右側。
而首先趕到這裡的內衛部隊的人數雖然不多,卻給了英軍上下以完全不同的壓力。他們身著一身純黑色的軍服,沒有鑲嵌任何多餘的色彩,軍帽也是採用了矮簷式,這樣低平的簷帽把軍人的臉孔遮住了半邊,而給暴露出來的那一部份增添了更多的恐怖色彩。同時,與內衛鎮雪亮的刺刀不同,內衛的人更多的是使用著淮安槍械廠出產的短柄火槍,這種類似於左輪手槍的手槍射擊距離短,然而使用的卻是後膛輪發技術,近戰時,可比淮軍及英軍的制式火槍威力要大上許多。
而更上英軍上下覺得緊張的就是典型的內衛部隊的那副殭屍般的面孔,雖然剛剛整個海州城亂成了一鍋粥,而這些內衛的人卻是第一時間趕到事發地點並且把場面控制起來,雖然他們人數不多,卻是一個個臉色陰沉,渾身瀰漫著一種讓人窒息和恐懼的壓力。這一群人手操著淮軍治下領地內普通百姓的生殺大權,很多時候,他們可以不經審判就帶走鄉里聞名的官紳,也能帶走不那麼守法的商人,甚至他們可以在緊急狀態下逮捕可疑的地方官員,而且可以不經審判就加以殺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