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第1/4 頁)
永樂八年,註定是不尋常的一年。
二月間,天子下令順天八府內皇莊遍種番糧,培育糧種。
以成國公,定國公,武陽侯,新城侯為首,眾多勳貴紛紛上疏,請朝廷發下番糧種子,各在御賜田莊培育種植。
漢王朱高煦上表,請歸藩,表後附言,將於宣府開墾荒地,請老爹撥付番糧良種。
趙王朱高燧沒有上表。四月間,他將隨船隊再下西洋,正抓緊時間學習航海知識,至於種糧,實是有心無力。
勳貴們的動作,明確傳達出一個訊號,船隊帶回的番糧豐產與否並不重要,一心一意緊跟皇帝腳步才是根本。
皇莊種番糧,大家一起種番糧。
皇莊豐產,大家共同富裕。皇莊歉收,也不妨礙猛刷天子好感度。即使賠錢,能得天子一句“忠心可嘉”,也是值得。
勳貴們個個像打了-雞-血,開展起轟轟烈烈的種糧運動。
有莊田的還罷,沒有莊田,或是田中已播種谷麥,乾脆在自家院中動土。
觀賞用的花木,能看不能吃,沒一點用處,通通-拔-掉。
空出土地,掄起鋤頭,翻地,種田!
京城百姓本以為這些官老爺都吃錯了藥,幾番打聽,得知是天子下令,培育番糧以充民飢,造福天下百姓,無不感動。
永樂帝在民間的聲望,很快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有趕超老爹朱元璋的態勢。因搶奪侄子皇位惹來的種種非議,也在讚頌聲中漸漸消弭。
老百姓的心目中,何謂聖明天子?
文治武功蓋世,百官稱頌,都離他們太遠。只有實實在在為民著想,讓百姓豐衣足食,不會遇到天災就流離失所,鬻兒賣女,方是聖德,是明君。
應天十八府呈送奏疏,言有縣民耆老爭先頌揚天子仁德,並有民間宿儒為天子立言。
“天子聖德,萬民之福!”
有個別府州縣衙門尋到“祥瑞”,呈送御前,言天子聖明,河清海晏,天降祥瑞,正為天下之福。
對待兩種奏疏,朱棣的態度截然不同。
前者必須誇獎,並予耆老宿儒賞賜,當地官員也有教化之功。
後者直接一巴掌扇回去。永樂帝就是靠“吉兆”起家,他比誰都清楚,所謂“吉兆”究竟是怎麼回事。
從登基至今,呈送到御前的“祥瑞”不知凡幾,除個別,都被原樣打回。因此被申斥丟官的地方官員不在少數,還不知教訓,仍以祥瑞呈報,當真是自己找扇。
從二月到三月,圍繞種植番糧一事,朝堂上鬧得沸沸揚揚。連趙王即將走出國門,隨船隊下西洋這樣的大事都沒砸出太大浪花。
朱高燧很是鬱悶,原來他的存在感竟這麼低?
鬱悶之下,三天兩頭到興寧伯家裡蹭飯吃,找平衡。
孟清和一樣鬱悶。聽家人飛報,趙王再次上門,他開始認真考量,搬到定國公家常住,釘死伯府大門的可行性。
“興寧伯,孤又來了!”
萬分熟悉的一句話,在孟清和的腦海中裡,自動替換成了“XXX,我XXX又回來了!”
四十五角望天,頭疼啊。
再不樂意,孟清和也得起身迎接,笑呵呵請人進正堂,好生招待。
伯府家人早去膳房告知,今日午膳必要精細些。
朱高燧不是獨行,還帶著小少年朱瞻基和三頭身朱瞻壑。
一位親王,兩位世子。換成一般人,早吹著喇叭燃放鞭炮,蓬蓽生輝啊!
孟清和卻只能按下額角蹦起的青筋, 按了一下又一下。
趙王皮糙肉厚,經常在自家開伙,三四個肘子就能打發。青蔥少年和三頭身卻不一樣,萬一出點差錯,他還要不要活?多少年的大腿都白抱了!
“少保。”
按青筋按得過於專注,冷不丁聽到朱瞻壑的聲音,孟清和沒能馬上反應過來。三聲之後,才穩定下情緒,笑得溫和,“世子何事?”
“我聽王叔說,皇祖父賞給少保一頭番羊。”朱瞻壑大眼發亮。
番羊?孟清和眼珠一轉,明白了,羊駝。
“世子想看?”
“恩。”朱瞻壑點頭,“宮中-獸-房-也有,但皇祖母不許我去,說有老虎豹子,年長些才行。聽王叔說,這種番羊很是有趣,少保……”
聲音拉長,孟伯爺hold不住了。
仔細想想,八成徐皇后也有些扛不住,才讓趙王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