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其中一員。比爾·蓋茨是人類有史以來首屈一指
的鉅商,他發明並領導的“毫微軟體”是世界軟體業的首領,其股票價值已
超過通用汽車公司。關於他如何領導個人電腦領域的革命的篇章浩如煙海,
不可悉數,現在這個從少年開始就對電腦著迷的“電腦神童”又集中精力,
要將微軟公司變成媒體與網際網路絡巨擘。比爾·蓋茨白手起家,依靠他的稟
賦與天才,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般的奇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是何
種資訊、何種價值觀驅使他鍥而不捨,追求永無止境?這不僅僅決定著我們
如何看待計算機,而且也決定著我們如何看待我們自己及我們賴以生存的世
界。
哈佛商規45
要生存,就必須不斷地創新、開拓,不斷地挑戰。挑戰者,
絕不只是匹夫之勇的赳赳武夫,它需要充滿智慧與發奮精神作保
證。
西北國棉五廠廠長的風險經營就是一路超前決策思想。他認
為:“任何改革都要經受風險,不能強求認識與改革的一致,而要
敢於超前改革,敢於承擔賠本、失敗的風險。否則就不會前進。“
1984年,西北國棉五廠決定在海南投資,以便開發一個新的經
營視窗。當時反面意見很多,許多人擔心走錯這步棋。廠長進行可
行性調查後,敢冒群眾的大不韙,毅然在海南投資400多萬元,建
立了4個廠。如今,這些廠的固定資產有1100萬元。加上改革、開
放的深化,海南單獨建省,實施位元區還特的政策,給國棉五廠在
海南的經營,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再發展條件,達到了海闊憑魚躍的
環境,廠裡的許多人都領首稱慶4年前的冒險精神,既賺了一筆千
萬元以上的鉅款,又佔有了一個良好的發展戰略基地。接著在三亞
市,又投資興建唐南信誼大酒店的合資企業。對該廠來說,走慣險
道反覺平常,辦合資企業已不稀罕,正在努力走外向型經濟發展的路子。這真是:甘冒風險,大膽去得天下,小心寸步難行。在這方面,明智的企業家應把經歷風險看作是自己素質養成的搖籃,開拓和創新是登上經營事業成功的階梯。美利堅民族是個注重實際的民族,她所孕育的電腦商業鉅子無疑更具有本民族特有的性格,比爾·蓋茨寧願在現實中使1%的理想見諸行動,也不願在理論上追求100%的完美。移民的性格孕育了美利堅民族的驕子—比爾·蓋茨的冒險精神、開拓精神、創造精神,也造就了這個民族善於擷取其他民族精華的合金精神。一部美國史,是一部美國人民創造奇蹟的歷史。從試管嬰兒到“挑戰者號“太空梭,在這片國土上,擁有世界上最尖端的科學技術,擁有一大批奧林匹克級的優秀選手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這片國土上,科學家考慮的是如何創新,而百姓喜歡的是各種新鮮玩藝。企業家們則把創新看成是企業運轉不衰的永動機,他們提出“創新不唯上”、“挑戰創新風險”等口號,正是這種生機勃勃的創新精神推動著美國的社會經濟向前發展。比爾·蓋茨具有這種不怕困難、勇於開拓、敢於冒險的創新精神。他離開哈佛大學闖蕩商界,建立自己的電腦公司;當IBM突然離去,不與其合作時,他沒有絲毫的驚慌與不安,泰然自若、一如既往地開創自己的事業,並取得輝煌的成果;當眾多的競爭對手虎視耽耽,欲與微軟公司一決高下時,比爾·蓋茨頂千斤壓力,冒萬分危險,靠自己的實力與優勢使對手的陰謀不攻自破,潰於一旦,這處處體現了他寶貴的精神財富—開拓、創新、甘冒風險、不屈不撓。
1492年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大陸,這塊神奇的土地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歐亞
各國的芸芸眾生,對“新世界”的渴望使他們拋開一切,蜂擁而至,這裡成
了冒險家的樂園,然而前途未卜,對任何人來說這裡都是未知數。北美大陸
雖是沃野千里,卻又清白一片。在尚待開發的土地上,人們既可能成功,成
為暴發戶,也可能在急流險灘或悽風苦雨之中喪生,還有可能在印第安人的
突襲下飲彈斃命。。。從文化學的角度考察,在一定程度上這裡可以說是一
片文化真空。向這真空馳入的,不是有組織的文化單位,而是一批對於傳統
制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