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也大得多。 。 想看書來
第七章 第七次崛起:本應稱霸世界的明帝國(2)
如同門閥制度在魏晉南北朝橫行一時一樣,到了明朝,科舉制度所造成的文官集團也形成了強大的群體,所以,為了對抗龐大的文官集團,皇帝就設立了錦衣衛、東廠這種特務組織,以便更直接地掌握資訊,採取行動,打壓文官集團,遏制潛在的各種危險。
明朝的另一股力量就是宦官力量。中國的宦官在歷史上曾有過三次“黃金期”:漢朝、唐朝和明朝。王振、汪直、劉謹、魏忠賢是明朝的四大宦官,雖然他們真正橫行的時間加起來不過20年左右,這對有300年曆史的明朝來說似乎不值一提,但這些宦官所產生的危害卻是不小,他們在短時間內造成的裂縫基本上就再也沒有癒合過。
宦官在唐朝末期一度達到了為所欲為的地步,如同羅馬帝國時期僱傭兵隨意更換羅馬皇帝一樣,這些太監們也隨意更換唐朝皇帝,唐憲宗、唐敬宗死於太監之手,唐穆宗、唐文宗及文宗其後的一大批皇帝都為太監所立。鑑於此,明太祖朱元璋曾經讓人鑄了一塊鐵牌,上書:“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但是,他兒子朱棣篡位之後,沒過多久就給予身邊“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他根本把他老爸的話當成耳旁風。
仁宣之後,明帝國的文官集團逐漸形成氣候,儘管明太祖廢除了宰相制度,但不管怎麼改變行政組織結構,政府權力一定都會有一個落腳點,廢除了宰相制度,內閣和六部就成了國家權力的主要載體,文官集團於是開始向內閣和六部進發,而皇帝的權威還是不可避免地有所衰弱。在景泰和天順時期,文官集團基本上已經佔據了內閣和六部,內閣不再是皇帝的私人參謀機構,而成了文官集團的陣地,于謙和李賢成了實際上的宰相。到了弘治時期,皇帝的權威誇張點說已經只剩下威了,而權則基本上轉移到了宦官和文官手中,在正德皇帝的南巡問題,嘉靖的大禮義事件,萬曆的國本之爭這些事情上,皇帝都無法發揮出*的威力,強大的文官集團完全制約了皇帝的權力。萬曆皇帝曾有很多年不上朝的事,如果這事發生在漢武帝時期,那帝國早就亂套了,而在明帝國時期,皇帝不上朝基本上就沒什麼事,帝國照常運轉,只要皇宮裡有個皇帝就行了,至於他幹不幹工作無所謂,因為政府的日常工作早已由文官集團負責起來,所以,一切照常。
無論皇帝還是文官集團,都是在履行政務,其權力之爭也是管理權力之爭,而宦官集團在任何帝國和朝代都沒有起到過正面作用,他們所起的作用無一不是負面的,而且往往都是相當惡毒和殘酷的,這與他們的畸形心理不無關係。明帝國並沒有亡於萬曆,現在很多人自作聰明地認為明帝國早在萬曆年間就走向衰亡了,那還不如說是從仁宣時期就走向衰亡更準確一點,明帝國真正走向敗亡是魏忠賢在最後時刻對文官集團進行了一次慘重的打擊,結果是大大破壞了文官集團的穩定管理,這就如同大公司對中層管理人員採取了一次大裁撤,結果中間管理環節出現了大面積潰瘍。至於明朝遭受寒冷天氣,這個不是根本原因,因為天災人禍差不多年年有,重大的災難每個朝代也都有,但如果發生在盛世時期,災難還不會導致帝國大廈的傾覆,因為強有力的政府運作會平息災難,但如果發生在政府機構近乎癱瘓的年代,那就是雪上加霜了,明帝國也因此首先亡於內部李自成等農民暴動,之後再被吳三桂和東北滿人接連打擊,最終無法堅持下去。
第七章 第七次崛起:本應稱霸世界的明帝國(3)
大明本應稱霸世界
在明帝國之前,中國是世界的領導者,領先於世界,但在明帝國之後,中國成了落後者,最大的失誤就是與全球化失之交臂。
明帝國在中國歷史上應該算是既繼承了也發展了,如果只是縱向比較,那麼明帝國是不錯的,甚至也可以說是偉大的,但如果橫向比較,明帝國就是一個分水嶺了——在明帝國之前,中國是世界的領導者,領先於世界,但在明帝國之後,中國成了落後者,最大的失誤就是與全球化失之交臂。可以肯定,明帝國如果在鄭和之後繼續執行海外貿易政策,或者只是任其自然發展,都會與西方接軌,這時明帝國與西方相比還有明顯的優勢,因此,明帝國會因為這種強大的海外交流而得到躍升,甚至可能在中國率先引發資本主義革命,儘管我們無法得到印證,但至少合理的假設是一個參考,不能因為一句“歷史不能假設”而否定一切。一個明顯的正確假設就是,無論明帝國在鄭和之後是存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