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出壯元”“成才不一定非要進入那種帶有圍牆的大學,寒舍大學的門是時常向我們敞開著的”我覺得,我應該選擇我自己喜歡的專業,走自己所喜歡走的道路,這樣,才更有利於我今後的發發展。
“爸,我不想再上了,我想去上我們市裡師範院校舉辦的業餘作家班”我的聲音低微地、幾乎帶著哀求地囁嚅著。
“什麼!你要退學?”爸爸頹然地站了起來,他的雙唇在抖動,把一隻長年勞作而長滿了老繭的手舉到半空,似乎要給我一個耳光,但終於又慢慢地垂了下來,也許因為他知道,我已經長大了。
“你知道我的期望是什麼嗎……可是如今,你卻要退學!你真是太不為我爭氣了,條件這麼好,你要什麼我們給你什麼,放著學不好好上,整天淨搞一些歪門斜道,你以為寫作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不象你吃飯、穿衣那樣不需要思考,搞寫作需要一種高智商的思維,需要深切地去接觸生活,你認真地去想一下這些東西你都具備嗎?”爸爸又接著說,他的語氣有些緩和。
“我知道我不具備這些東西,但我可以努力地去爭取”我的語氣帶著乞求:“爸,你不防先給我一年的時間。我相信,以我的條件和能力,我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我看你真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你看你那熊樣,別說一年,就是我給你十年,我也敢保證,你懇定不行”和善的父親又發怒了,他是那樣威嚴,那樣令人敬畏,好像我觸犯了他什麼,或者幹了使他丟臉的壞事。
我的希望被阻止了,我又該怎麼向他解釋呢?
“我也曾經有幾個朋友,他們也一心一意地搞過文學創作,但他們都半途而廢了……象你這樣,沒文化,沒學歷,沒人駕你的勢,想搞文學,談何容易,你如果萬一將來有什麼閃失,到那時,學業不但失去了,一切願望也都會落空。”父親又接著說。
站在一旁的媽媽也幾乎哭了,她唬我說:“孩子,你真的想氣死媽麼?你若真的把學業給荒廢了,媽這幾年不是白苦白累了?你應該聽你爸的,他也是為你好啊”
看著父母傷心的樣子,我的心就像被螞蟥叮了似地隱隱作痛。聽著聽著他們的聲聲嘆息,我竟然迷糊了,我真的不知道,這次失敗的是我,還是他們。
常常聽人說:擺在我們每一個人面前的路都有許多條,何去何從都是一個十分艱難的選擇。
是啊,面對前方,我該去選擇哪一條路呢?
我是父母唯一的男孩,我知道,在父母的眼裡,我一直都是他們最大的希望,他們總是翹首期盼,我將來能進入他們理想中大學的校門,為爭口氣,光宗耀祖,門楣生輝;他們更是拭目以待,我能用的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為祖國做出卓越的貢獻。沒想到“有心栽花花不發”我竟置他們於不顧,背道而馳,走上了我自以為很不錯的道路。
可是,爸、媽,你太不瞭解兒子的心情了。
你知道嗎?我是多麼渴望你們能給我一個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發展空間,讓我獨自去暢遊、去開拓。
不,為了理想,我應該堅持我自己的觀點,我應該選擇適合我自己的發展道路,哪怕前方是一條佈滿荊棘的坎坷之路,我也應該去闖一闖。
可……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蓄)我,生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恩,昊天罔極。”
想到這裡,一種難以名狀的沮喪和一種失魂落魄的窒息,又緊緊地包圍住了我。剎那間,又一種羞辱感迅速地漫過了我的心……我閉上眼,想哭,卻沒有眼淚。
轉念一想,我應該學會“捨棄”雖然捨棄有時會給別人帶來一些無形的痛苦,但它並非是一種不善的形為,而是為了避免自己的精神壓力,才這樣做的。“人生有所舍必有所得”捨去自己不喜歡的,往往得到的東西會比失去的更好。做人,應該有自己的主見和信念,既然原先自己作了如此熱心的決定,那麼就該去克服困難,堅持到底,別出心裁,決心為著自己的目標從荊棘碎石中踏出一條新路來。
()好看的txt電子書
人生如沃土,有耕耘就會有收穫,相信自己,便是正確的處世之道。
把視線放眼於窗外,那縱橫交錯的馬路上,各式車輛,行人,浩浩蕩蕩,頂著酷暑,都在奔向各自的目的地。我忽然想到了那句古老的人生格言:條條大路通羅馬。
此時,我的心也有些釋然了,似乎透進了一縷陽光,潛意識中有一種慾念在徐徐蠕動,於是,我決定不去學校了,我得設法來好好地勸勸父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