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1/4 頁)
她連夜逃了出來,想到竇家討口飯吃。
走了一年,她才走到真定,聽到的,全是關於母親不好的流言。
她這才憤然找到了自己。
也是因為這樣,她身體虧損太厲害,三十七歲就病逝了。
這一世,妥娘留在了竇家,還改了個文雅的名字叫“素馨”。
可翻過了年,她已經二十歲了。
在竇家,這個年紀早就應該嫁了,但因為是自己最喜歡的大丫鬟,家裡的長輩都裝作不知道似的,任她默默地在自己身邊服侍。
竇昭拜託祖母:“你幫妥娘找個人家吧?玉馨都嫁了。”
祖母哈哈地笑,說她“人小鬼大”。
這就是祖母和竇家那些人的區別。
如果是竇家的人,恐怕第一句就會問她“是誰讓你說的這話”。
祖母從不惡意地去猜測別人的心思,她覺得,就算是妥孃的意思,妥孃的這種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所以應該給於重視。
姊妹們,看粉紅票,知道你們又給我佈置作業了……然後給大家請個假,晚上要去大伯家團年,時間自己掌握不了,晚上的更新可能會推遲,當然,最好是能及時趕回來。還請大家理解,明天早上起來。
最後給大家拜個早年,祝大家蛇年順利,萬事大吉!
※rq
最快更新,請收藏。
第五十四章 舊人
祖母觀察了妥娘一段時間,見妥娘人為忠厚老實,心裡生出幾分喜歡,倒真心想為她說門好親事。因而沒事的時候就帶著竇昭在村裡轉悠,會到適齡的小夥子不免會多看兩眼,多問兩句,沒幾天,村裡的人就說,竇家七爺託了祖母給他找個實誠可靠的隨從,祖母和竇昭再出門的時候,就會不時遇到帶了兒子和她們偶遇的人。
祖母啼笑皆非,卻又不好說是為什麼,只好不停地解釋“沒有這回事,沒有這回事”。
大家自然是不相信的。
就在這個時候,竇明遇到了趙良璧。
趙家和崔家是親戚,可具體是什麼具體,她從來沒有弄清楚過。
那天,他們正在院子裡用晚膳,趙良璧的父親雙手攏袖,佝僂著身子,慢地走進了院子,八歲的趙良璧,垂著頭,怏怏地跟在父親身後。
“他大姑,”趙良璧的父親遠遠的就站在了那裡,黑瘦的臉上擠出略帶殷勤的笑容,“您吃飯呢?”趙良璧則蹲在了門口。
祖母忙放下了碗,喊了聲“三哥”,熱情地招呼他:“吃過飯沒有?添點吧!”然後喊了丫鬟端凳子,添碗筷。
趙良璧的父親連連搖手:“我們已經吃過了,已經吃過了!”然後望著竇昭道,“這是四小姐吧?長得可真是白淨,像年畫上的人似的。”
祖母呵呵地笑,吩咐丫鬟上茶點。
趙良璧的父親就衝著趙良璧吼道:“狗東西,蹲在那裡做怎?還不快過來給四小姐和你大姑磕頭!”
趙良璧陰著張臉走了過來。
“這是?”祖母困惑地望著趙良璧的父親。
“他大姑。”趙良璧的父親訕訕然笑道,“半大小子,吃窮老子。您也知道,我那婆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就有三百六十天躺在床上,莊稼地裡的那點收成還不夠她吃藥的。狗剩。我們實在是養不活了。聽說竇七爺要找隨從……”他滿臉懇切地望著祖母。
祖母愣住。
竇昭也愣住。
上一世,趙良璧在她十歲的時候才出現。那時候,趙良璧的母親病逝,趙良璧的父親決定和人到福建去做木工,把十三歲的趙良璧託付給了祖母,趙良璧九歲的妹妹則送人做了童養媳……這一世,因為妥孃的緣故。他提前五年出現在了田莊。
命運會不會因此而被改變呢?
竇昭思忖著。
就聽見趙良璧的父親吞吞吐吐地道:“我也知道,狗剩這樣子,又沒長相,又沒人才,竇七爺肯定是瞧不上眼的。可看在我們是親戚的份上,您就幫著說句話吧……”
他的一句話還沒有說話,彆彆扭扭地站在旁邊的趙良璧已大聲地道:“爹,我跟您說過多少回了,越是親戚,大姑越不會把人介紹到竇家去的,您怎麼就是聽不進去……”
趙良璧的父親非常生氣地踹了他一腳:“大人說話,小孩子一邊待著去。”又換了臉討好的笑臉對祖母道:“他大姑,您別聽這小子胡說八道。我知道。您是怕有說您佔了竇家的便宜……”
“大姑,”被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