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1/4 頁)
他怎麼會同意自己的胞妹嫁給這樣一個人?
以汪清淮在汪家的影響力,這件事自然也就黃了。
竇昭再買通廷安侯夫人身邊的一個婆子,裝著說漏嘴的樣子,向魏廷珍身邊的人抱怨“汪家相中的實際上是濟寧侯,只可惜晚了一步,濟寧侯已經定了親,夫人左挑右選,看來看去沒有一個能和濟寧侯相提並論的”。
聯想到汪家剛剛拒絕了華家,魏廷珍肯定會心動。
只要她有所舉動,竇昭就讓人在五太太耳邊嘀咕,說魏家早和汪家商量好了,只等和竇家退了親就和汪家結親。
因之前魏家要和竇家退親的訊息傳得人盡皆知之事,竇家才聽到支言片語,五太太再聽到魏家要和汪家結親的傳言,就會想當然地以為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不過瞞著竇家的人罷了。
竇家受了這樣的羞辱,難道還會自己到處嚷嚷不成?
這樣一來,不管魏汪兩家的親事最後成不成,對汪清沅都沒有什麼傷害,竇昭也達到了退親的目的。
只是沒想到和魏家會請了延安侯夫人幫著說媒。
前一世,魏家請的景國公府二爺張繼明的妻子。
或者是因為這一世竇世樞入了閣,說媒人的身份也跟著水漲船高了吧?
那就只好委屈廷安侯夫人了——明明知道竇、魏兩家要定婚期了,就算是遺憾女兒和魏廷瑜沒有緣分,她也不可能說出“只要魏竇兩家退親,就把女兒嫁給魏廷瑜”的話來的……
但汪清沅不用嫁給華家的長子,也算是一種補償吧!
竇昭思忖著,回了槐樹衚衕。
補上5月5日的加更。
~~~~(》_《)~~~~
※(未完待續。
第一百九十一章教訓
第一百九十一章教訓
二太夫人由六太太紀氏陪著,正和五伯父的兩個兒媳婦郭氏、蔡氏和竇政昌的媳婦韓氏打葉子牌。
看見竇昭進來,六太太忙起身笑著朝著她直招手:“快過來,給你叔祖母看看牌。”
二太夫人的眼神不好,打牌的時候必須得有個人站在她身後悄聲地幫她報牌,然後在關鍵的時候幫她打幾把。
竇昭知道這幾年紀氏的眼神也不太好了,想必像這樣幫太夫人看牌,對紀氏也是件吃力的事。
她笑盈盈地坐到了太夫人身邊。
太夫人就和竇昭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郭氏幾個則在旁邊聽著。
“見到你父親了?”
“見到了。”
“怎麼沒在家裡多呆一會?”
“翰林院裡的幾個後輩來拜訪父親,邀了父親一起去靜安寺聽主持講經,我就先回來了。”
二太夫人點頭。
竇昭忙指了桌上的牌:“叔祖母,孔已已。”然後幫二太夫人抽了一張“孔”,一張“已”丟在了牌桌上。
蔡氏則乖巧地在二太夫人面前湊趣:“還是四妹妹眼明手快,我們想討老祖宗一個巧都討不著了。”
二太夫人呵呵地笑。
大家的注意力終於放到了牌桌上。
待到要用晚膳的時候,竇昭幫二太夫人贏了十幾兩銀子。
蔡氏挽了竇昭的胳膊:“沒想到四妹妹還是個高手,幫著老祖宗把我們的銀子都贏了去。”
“就你皮!”不過幾天的功夫,太夫人就喜歡上了這個活潑的孫媳婦,說起話來既親暱又隨和。
紀氏和韓氏都笑了起來。
郭氏不由的眼神一黯。
五太太走了進來。
“娘,您看晚膳擺在什麼地方?”
二太夫住進槐樹衚衕之後,不管多忙,五太太都堅持晨昏定省,服侍太夫人用膳,恪守媳婦的本份,讓太夫人非常的滿意,也因此對五太太十分的寬和,免了五太太服侍用膳,五太太卻十分的堅持,最後改為了只服侍晚膳。為此,太夫人不止一次的叮囑竇世樞,要對五太太好一點。
五太太今天的臉色有點難看,笑容也很勉強。
竇昭猜她正為魏家要退親的謠言煩惱。
她雖不是竇家宗婦,但在京都,竇世樞的官做得最大,妻憑夫貴的同時,也有責任和義務——這件事就落在了她的頭上。
竇昭就找了一個機會吩咐素心:“你去紀公子說一聲,我有話跟他說,讓他有空就過來一趟。”心裡不免感慨,在真定的時候,雖然上面有很多的長輩,但她和祖母住在西竇,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