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部分(第1/4 頁)
兒子宋鑰。
宋均和宋鑰都還在總角之年。
竇昭送給他們的見面禮是錢褡褳,裡面還各裝了兩張十兩的銀票。
兩個小傢伙高興極了,“三嫂”喊得震天響,惹得坐在西廳的女眷們不時朝這邊張望。
汪清淮就從角落裡蹦了出來。
宋墨看見他難掩驚訝,很明顯沒有想到汪清淮會出現在這裡,宋茂春更是不知道如何介紹好。好在汪清淮早有準備。佯作出副苦惱的樣子搔著頭道:“硯堂,我原本帶了內人來想給你湊個熱鬧,沒想到你們家有這麼多的親戚……”
他乾笑了數聲,十分的窘然。
宋墨臉上卻閃過一絲感激,笑道:“承蒙世兄看得起,等會還請留下來喝杯薄酒。”
“一定。一定。”汪清淮尷尬地笑著,心裡卻鬆了口氣。
竇昭卻目露異色。
前世汪清淮被人稱頌“謙遜有禮”,這一世,他卻不請自來,一個人的性格會發生這麼大的轉變嗎?
她不動聲色地給汪清淮敬過茶,隨著陸大奶奶去了西廳。
因定國公府遇難,宋墨的外家沒人來參加他們的婚禮,宋宜春又沒有姐妹。宋宜春的外家就成了座上賓。
竇昭被陸大奶奶帶著。先拜見了寧德長公主和陸老夫人。
兩位老人家都慈眉善目的,說起話來也十分的和藹可親。一看就是那種讀過書,性情淡泊,心胸開闊的人,竇昭很喜歡。
之後她又拜見了陸家的眾位親戚。
陸復禮有兩個兒子,一個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了,一個是陸湛的父親陸晨,陸晨也只得了陸湛這一個兒子,所以陸湛今年雖然只有二十五歲,兒子陸圭卻已經十歲了,女兒陸琪也有八歲了。
寧德長公主這支也不過比陸復禮那支強一點。
寧德長公主有一兒一女,兒子陸時,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陸涵,一個叫陸沁,都已娶妻生子。女兒是嫁給了永恩伯的侄兒,生了一兒一女,兒子馮紹,女兒馮繪也就是張續明的妻子張三奶奶。
這次陸家的人全到了,包括馮繪的父母和兄嫂。
剛才給陸時他們敬茶的時候,陸涵、陸沁和馮紹都打趣了宋墨幾句,看得出來,宋墨和陸家的關係很好。
年長的就敬茶,收紅包,收下見面禮;年幼的就見禮,送紅包,奉上見面禮。
張三奶奶不僅出手大方,送了支嵌寶金步搖給竇昭,還拉著竇昭的手,讓她有空的時候去景國公府做客,還道:“……我公公喜歡養菊花,我們府裡的菊花在京都也算小有名氣。雖然過了秋桂飄香的季節,可正是冬菊盛開的時候。”
竇昭抿了嘴笑。
心中卻感慨萬分。
前世,她就是因為去給魏廷珍捧場,參加景國公府的菊宴受了風寒而病逝的。想不到今生竟然又得到了邀請!
而且,她前世和這位景國公府的三奶奶可沒少打交道。這位張三奶奶的眼睛一直長在頭頂上的,每次見她都只是勉強用鼻子“嗯”一聲,算是打過了招呼。
再世為人,她卻待自己如此的熱情。
包括汪清淮夫妻。
前一世,可是魏廷瑜千叮萬囑,無論如何也不能得罪的人……
這算不算是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呢?
宋家這邊除了宋墨的伯母和兩位嬸嬸,就只有宋欽的妻子譚氏和譚氏身邊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了。
宋墨的伯母四十來歲,長得胖胖墩墩的,看上去人很憨厚。三嬸中等個子,人長得很漂亮,可惜顴骨有些高,給人尖酸刻薄的印象。四嬸打扮得花枝招展,看上去不過二十出頭的樣子,目光不是落在竇昭髮間的金鳳步搖上,就是落在她腰間的翡翠噤步上。
譚氏不過十七、八歲,模樣兒秀麗,人很靦腆。跟在她身邊的小姑娘長得和宋家三太太很像,有雙明亮的大眼睛。看人的時候骨碌碌直轉。一看就不是個安生的主兒。
她不待陸大奶奶介紹就朝竇昭喊著“三嫂”,大聲地抱怨道:“昨天晚上我去看您,可您的丫鬟把我攔在了外面,還說是奉了我三堂哥之命——我三堂哥從前從來不這樣,肯定是您的那個丫鬟假傳聖旨……”
花廳裡一時間落針可聞。
這個小姑娘肯定就是宋墨那個唯一的堂妹宋錦了。
“真有此事?”竇昭笑道,“我的丫鬟剛剛過來,還沒有開始當差。要等下午她們都到齊了,我才知道是誰攔的你。你稍安勿躁,等我問過她們了,讓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