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1/4 頁)
沒有多問。所以見到蔣家四太太的時候,竇昭忍不住打量了三位表小姐一眼。
三位蔣小姐都長得面板雪白,中等身材,蔣驪珠婉約。蔣擷秀英氣。蔣擷英溫和,但三姐妹眉宇間都帶著淡淡的淺悉,不像普通人家的姑娘那樣活潑,朝氣。
經過抄家喪母。任誰也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天真無邪。
竇昭心中不由暗暗地替她們可惜。
蔣家四太太對她卻很熱情。見她懷著身孕。沒等她行禮就上前幾步攜了她的手:“你身子要緊,這些虛禮就罷了。”又誇宋墨這院子找得好,“在外城。靠近夕照寺,清近。”
宋墨特意請了一天假,在朝陽門外迎了蔣家女眷,竇昭則提前在這臨時租來的宅子裡等。
聽蔣家四太太這麼說,宋墨表情顯得有些愧疚,對蔣驪珠道:“委屈十二妹妹了,既然嫁到了京都,以後沒事就到家裡來坐坐,陪你表嫂說說話。有什麼為難的事,也可以讓妹夫來找我。”
蔣驪珠笑著說“好”,回答得十分乾脆,卻讓竇昭覺得,她不過是不想和宋墨多囉嗦,敷衍他罷了,有什麼事,她決不會找來的。
竇昭就瞥了一眼蔣擷秀的身上。
從進門到現在,蔣擷秀的目光不時地落在宋墨身上,宋墨有時候和她的目光碰到一起,會很大方地朝著她笑笑。蔣擷英則一直扶著蔣家四太太,沉默而體貼地幫蔣家四太太調整著坐椅的迎枕,悄聲吩咐隨行的丫鬟婆子,照顧著堂屋裡的眾人。
大家也沒有避嫌,一起用了午膳。
膳後,宋墨和竇昭告辭。
吳子介陪著母親來拜訪蔣家四太太。
走到門口宋墨和竇昭只得又折了回來。
蔣家的三位小姐迴避。
宋墨陪吳子介堂屋裡喝茶,竇昭陪著蔣家四太太招待吳太太。
吳太太微胖,看上去一團和氣,說起話來也率直,看得出來,是個頗好相處的人。
竇昭不由暗暗點頭。
抬頭卻看見蔣四太太望著她欣慰地微笑。
竇昭一愣。
送走了吳氏母子,蔣四太太才道:“大姑姑姑生前曾說你有俠義之心,如今一見,果真如此。宋墨有你在身邊,真是他的福氣。”
竇昭愕然。
蔣四太太笑道:“你給蔣家示警的事,大姑奶奶都告訴我們了,一直想跟你說聲謝謝,可惜當年走得急,沒有機會。如今在了一家人,再說謝謝,倒顯得矯情……我們蔣家上上下下幾十口人都感激你當年的大義。”她說著,朝著竇昭微微曲膝,嚇了竇昭一跳,忙上前去扶竇家四太太,竇家四太太也堅持,順勢站了起來,笑道,“只此一隻,以後再不會為難你了。”
滿是笑容的臉上已是落如雨淚。
竇昭想到死去的蔣氏兄弟,想到如今亂糟糟的沿海,情緒激動,跟著淚盈於睫。
宋墨忙掏了帕子給竇昭擦臉,低聲道:“快別哭了,仔細眼睛。”又對蔣四太太道,“您也真是的,從前的舊事,過去了就過去了,憑白說了讓人傷心,想起從前的事來。”
畢竟是當著宋墨的長輩,竇昭有些不好意思,拿過帕子自己擦著眼淚。
“是我的錯!”蔣四太太卻是一邊抹著眼角一邊對著兩人笑,“天賜長大了,也知道心痛人了,你舅舅和外祖母若是知道,不知道有多高興呢!”
宋墨赧然。
辭了蔣家的女眷,扶著竇昭上了馬車,回了英國公府。
隔天,竇昭早上處理了府裡的瑣事,下午去了蔣四太太那裡給蔣驪珠添箱。
看見她的大手筆,蔣四太太顯得有些意外,但沒有多說什麼,讓人送到蔣驪珠的屋裡。
出來答謝的蔣驪珠欲言又止。
蔣四太太笑道:“自我們家出事,受到的恩惠何其多,豈是言語能表述的?我們只要記在心裡,有能力的時候不要忘記了報恩就是最好的謝答。”
蔣驪珠幾個恭敬地給蔣四太太行禮,正色地道:“四嬸嬸。我記下了。”
蔣四太太點頭。
蔣驪珠再坐下來和竇昭說話的時,已沒有了剛才的拘謹,溫柔大方中又帶著幾分親暱。
竇昭不由暗贊蔣家好家教。
之後又斷斷續續有人給來蔣驪珠添箱,都是些中低品階的武官家眷。
蔣四太太就吩咐蔣擷秀和蔣擷英陪著竇昭去倆人居住的西廂房坐。
英氣的蔣擷秀話不多,反倒是溫和的蔣擷英問竇昭孩子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