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部分(第3/4 頁)
到這兩天京都的鉅變,他想了想,還是隨著曾五去了宋宜春的書房。
宋宜春開口就把“蠢貨”、“笨蛋”之類的把宋翰大罵了一頓,然後頹然道:“器重,這不孝子竟然說是受了我的支使幫遼王支援竇氏,你說我現在該怎麼辦好?”
陶器重一聽,驚得差點背過氣去,後悔自己不應該顧忌宋宜春的顏面沒有堅定地不多地離開英國公府,現在好了,宋宜春竟然扯到這種事裡去了。難怪他這些日子一直讓自己好生的“休息”。
他不禁跺腳,道:“東翁,您怎麼這麼糊塗,就參與到這種事中去了?”
宋宜春被指責,心中不悅,可他正要要求陶器重拿個主意,強行把這一絲不悅壓在了心底,道:“那你的意思是?”
“矢口否定。”陶器重斬釘截鐵地道,“不僅要矢口否定,而且二爺的事,您再也不能管了。”
宋宜春有錯愕,好一會才道:“我是他父親,問問難道也不妥當嗎?”
陶器重早就看不慣宋翰的口蜜腹劍,心毒手辣,忙道:“二爺的性子您還不知道嗎?他若是把他做的事都推到您的身上,您準備怎麼辦?現在遼王可還在玉泉山上呢!”
宋宜春聽著咬牙切齒,猶不甘心地道:“難道我們就這樣睛睜睜地任由宋墨一枝獨大嗎?”
陶器重氣極而笑,道:“東翁,您還是想辦法把你自己先摘出來再說!”
宋宜春糾結良久,無奈地點了點頭。
陶器重心中的石頭落下了下為。
不管怎麼說,宋宜春是宋墨的父親,宋宜春被捲入奪嫡風波,就算宋墨護駕有功,一樣會受宋宜春的影響,想必宋墨會放宋宜春一條生路……
陶器重決定不管宋宜春是什麼意思,等宮變的事塵埃落定,他就辭職回老家去。
被草草包紮了兩下丟在的宋翰卻比宋宜春心裡更明白。
出了這樣的事,自家老爹不落井下石就是好了,指望他把救出去那是不可能的。
宋墨不在家。
多半是湊在太子身邊討太子的喜歡。
等他回來,事情恐怕凶多吉少。
宋翰望著守在門口鐵塔似的護衛,眉頭緊鎖。
竇昭地非常地高興。
去花園的半路上,大汗淋漓的武夷攔住她:“夫人,世子爺帶五舅老爺回來,讓您幫著收拾間客房,安排幾個服侍的丫鬟婆子。”
“這麼說,一切都很順利囉?”竇昭問他。
武夷遲疑了片刻,道:“五舅爺受了大刑,還好我們去得及時……回來的路上全世子爺已經讓人去請大夫了。”
竇昭不禁嘆了口氣,吩咐若朱準備客房,自己折回內室,梳洗打扮一番,準備拜見蔣柏蓀。
姐妹兄弟們,送上今天的更新。
o(n_n)o~
※(未完待續。。)
第五百一十章 出頭
么房出長輩。
蔣柏蓀只比宋墨大十二歲。
他長身玉立,穿一件丁香色的直裰,臉上青一塊紫一塊的,右眼更是脹成了一條縫,一看就知道他之前受到過什麼的樣的待遇。按理說,這麼個模樣,他應該很狼狽才是,可他站在那裡,身姿筆直,情緒高漲,滿臉的不以為意,有種北方漢子的爽朗勁兒。
不虧是被譚家莊莊主瞧得上眼的人物!
竇昭只瞥一眼就規矩地垂下了眼簾,恭敬地上前行禮。
蔣柏蓀仔細地打量了她幾眼,笑道:“這次一頭見面,本應該給點見面錢的,可惜你五舅舅現在身無分文,等以後補給你了。”然後不待竇昭開口,他已笑著扭頭對宋墨道,“當年姐姐曾在母親面前誇獎竇小姐,說她巾幗不讓鬚眉,還想認識認識竇小姐。不曾想,斗轉星移,竇小姐成了她的兒媳婦。姐姐泉下有知,恐怕睡覺都有帶著笑。”他說著,朝著宋墨的肩膀就一拳,“這可是你小子做得最對的事了。我和你外祖母之前還擔心你的婚事呢!”
他給了竇昭這樣高的評價,竇昭不免有些臉紅。
宋墨卻呵呵直笑,眉宇間盡是得意。
竇昭退了下去,吩咐服侍的丫鬟小廝好生伺候,回了正院,讓他們舅甥兩個能好好說說話。
竇世英已知道了香山別院的事,因京都靜街,車轎禁行。他派了高升來問情景。
竇昭自然只撿了好話說,加之祖母毫髮未傷,高升不由鬆了口氣,興高采烈地回去報信去了。
宋墨回了正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