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第4/4 頁)
太子很關心地問起宋墨這件事。
宋墨頗為無奈地道:“您也是知道我五舅舅了,吃喝玩樂是一把好手,其他的事卻素來不關心。如果濠州那邊也和五舅舅是一樣的想法,我二話不說,立刻把大舅舅送給我的東西還給五舅舅。可我大舅母的想法卻和五舅舅背道而馳,東西是我大舅舅留下來的,我怎能罔顧我大舅母的意願?”
太子連連點頭,道:“你五舅舅在京都的時候,也的確孟浪些,難怪你不放心把你大舅舅送給你的東西還給他。”他不由得定國公唏噓,“那樣英雄的一個人,竟然落得如此的下場。”
宋墨聽著心中一動,佯裝著傷心的樣子低下頭抹著眼睛。
太子長嘆了口氣,端了茶。
宋墨派了人打聽這件事,卻始終沒有什麼進展,正巧太子妃送了幾件過年的衣服給元哥兒,竇昭要進宮謝恩,就試著說起了定國公的事:“我爺回去雖然好一陣子難受,可也感念著殿下的關心,想進宮來謝恩,又怕給殿下惹出麻煩來,特意叮囑臣妾,請太子妃向殿下轉達我們爺的感激之情。”
遼王的舉動,太子和太子的幕僚們並不是一無所察。太子定下的策略就是以不動應萬變,做個恭順聽話讓皇上放心,也抓不到任何把柄的太子,如果他出手對付遼王,只會驚動皇上,讓皇上覺得他沒有手足之情,還沒有登基就開始清算兄弟,他這諸君的位子也就難保了。
古來今往,不知道多少太子死在輕舉妄動之上。
可看著遼王蠢蠢欲動,萬皇后為他千般遮掩,太子就像坐在懸崖邊,覺得自己隨時有可能掉下,卻無能為力。
他的這種焦慮能瞞得過別人,卻瞞不過,他也有瞞他同心協力的結髮之妻。
太子妃也是因為如此,才會在皇太后面前下功夫,這才得到了皇太后的支援。
宋墨是金吾衛的都指揮使,拱衛著禁宮的安全,又督管著五城兵馬司,如果宋墨站在於他們這一邊,不管遼王使出什麼手段,以宋墨的能耐,怎麼也能抵擋一二。有了這一二,神機營,五軍營就可以趕過來救駕了。
竇昭的話,讓太子妃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