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嶽也是剛剛上任,同時監管東西廠,他正值壯年,位高權重,等到能混到這位老祖宗願意讓位還不知道要到哪一天,因此其他人都避開了選擇這個職位,惟獨劉瑾出乎意料之外的選擇了司禮監。
王嶽為人穩重,辦事也機靈,以前就是蕭敬的得力助手,想要等這樣的人由於失誤被撤職那更是難上加難的事情。背地裡不少人都笑劉瑾傻,不知道選擇,但是唯有朱祐樘和朱厚照這兩父子才知道,王嶽不過是朱祐樘安排好,專門用來等待朱厚照培養好自己心腹的人,一旦有了合適的人選他隨時將會退下來。
如今看來這個位置只怕是非劉瑾莫屬了,畢竟司禮監掌印太監這個位置還是太過關鍵,要用皇帝能推心置腹的人比較好!
時光如梭,轉眼幾個月便過去了,劉瑾、谷大用等八人在朱厚照的有心重用之下漸漸的形成了一股能夠隱隱與內閣相提並論的宦官集團,於是兩大利益團體為了爭奪皇恩而相互鬥了起來。
在朱厚照的有意控制之下,沒有人敢使陰招下黑手,因此反倒成了一種良性競爭,兩邊的人都盡心盡力的為朝廷辦事,朱厚照果真如他自己所言成了一個所謂的“庸君”——懶於上朝,疏於政事,並將更多的心力放在了練兵和研製新武器上。
期間,弘治十八年九月時果然如同預言一般,杭、嘉、紹、寧四府地震,南京及蘇、松、常、鎮、淮、揚、寧七府,通、和二州,同日地震,這場特大型的地震使得周圍縣鎮損失慘重,甚至有不少百姓被垮塌的房屋壓死壓傷,但是一來古代的人口沒有現代的人住得那麼密集,二來朝廷早有準備,糧食、藥品都儲備充足,災情便被極快的控制了下來,沒有對大明的穩定產生巨大的影響。
這也使得朱厚照的真龍天子一說得到了真正的證實,即使他不去上朝,那些閣臣言官們也不再逼著他進行上疏指責,反倒是更加盡心的為他分憂減輕政事。
如今在大臣們看來皇帝耽於兵事也不再是一件壞事了,畢竟皇上是得到了老天爺警示的,既然兩次地動的預言都被證實了,那麼兵事將起也是很有可能的。
朱厚照當太子時顯露出來的軍事才華早已經讓眾大臣欽佩,而他研製出的那些火器更是威力驚人,在發生戰事之前能夠增強大明的實力這樣的事情沒有人能夠拒絕,所以朱厚照這個新皇立刻逍遙了起來。
至於他的婚事自然是再也沒有人提起了,那在眾人心中已經成了一個不能談及的禁忌。
第二卷 落難皇帝
第015章 揚帆出海
海浪啪啪的打在船身之上激起水花飛濺,船帆迎著風被扯得呼呼作響。一艘巨大的一號福船平穩的行駛在海面之上,在它的周圍還有二號福船、三號哨船、四號海滄船、五號鳥船和六號快船等各種福船型號輔佐。
除了這些有名的福船,不遠處還可以看見有各式船隻遠遠環繞著隱約形成一個包圍圈,廣東船、蒼山船、蜈蚣船、車輪軻、以及火龍舟等等琳琅滿目種類的船隻看得人眼花繚亂,簡直就是大明所有種類海戰船的一次巡視。
在印象中明朝水軍在鄭和之後由於海禁政策開始衰弱,雖然弄到了那個時期的造船圖紙,但是朱厚照心中的期望並不高,可是他並不懂船隻,所以只是希望能夠維持一般水準便可以,大不了到時候以數量和炮火來取勝。
因此在搞定了朝中大臣們之後,他狠心批了大筆的軍餉給保國公朱暉就是為了讓他大肆造船之用。
沒有親眼看到的人是無法想象大明水師的強大的,直到他看到那些造好的各式船隻以後,他才真正的相信了後世軍事學家所說的,鄭和時期的航海技術至少領先世界三百年的說法。
大明水師的戰船種類繁多,光是各類文獻中記載的常用船型就超過三十多種,不但建造要求嚴格,而且分類嚴謹。
以福建水師主力的福船為例,單這種船型便發展出六種規格,朱厚照所乘坐的這種超過四百料的一號福船通常就是水軍主帥坐船,長近三十米,寬超過五米,高大如樓房一般,即使坐上百來人也絲毫不顯得擁擠。
二號福船則比一號船稍小一點,機動性卻稍微強一些,兩者的形體相似,船底狹窄船面寬闊,吃水極深,能夠放置較多的火炮,是海戰的主力船隻,不過由於體型太大行動緩慢往往需要其他船隻輔助。
在鎮海戰區中,朱暉幾乎把各類實用的船隻都弄了出來,除了鄭和下西洋時那種最大號的一號寶船還未修建完成,其他的各類船隻幾乎都能夠在這龐大的船隊中找到。
聽著水師的人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