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3/4 頁)
。”
第二十三章 奉詔
“父親叫兒子來,有什麼吩咐嗎?”你說。
“景龍,有件重要的事情。你先看看這個。”
你看著從父親手裡接過的文書。你說:“漢王,要召見我?”
“是的。”父親說,“你回來也有些日子了,已經到了循例去峒城覲見漢王的年齡,不能總是這樣在家裡閒散著。我早就打算天氣再好一點,就擇個吉日帶你去峒城覲見新王,不想漢王的詔令倒先到了。太后的壽誕快要到了,漢王這次召見邊疆封地的青年世家子弟,廣加勉勵封授,也是為給太后的壽誕添幾分吉慶,讓太后看到本朝年輕的一代,才俊輩出,老漢王的班底後繼有人,令慈心欣慰。”
你低頭又看了一遍文書。父親端詳著你。你的表情沒有什麼變化。你說:“父親打算什麼時候出發?”父親說:“我找人看過日子了,就是後日吧。你明天收拾一下。好在覲見的朝服一早就預備好了。漢王召見時,必然會問一些有關朝政和軍務的問題,特別是北疆戰事的問題,要聽你的奏對。你可好好準備一下。”你說:“是。”
父親看著你。他說:“怎麼?看了詔令,無動於衷嗎?首次入朝覲見,對於每個世家弟子來說,都是無上的光榮,是一生仕途的起點。很多孩子會為此激動得徹夜難眠的。你怎麼一點踴躍都沒有?”
你低頭答道:“兒子並沒有不踴躍。”
父親問:“景龍,你是不是有什麼心事?有什麼事情,讓你不願意去峒城嗎?”
你把手裡的詔令捲起來,奉還給父親。你說:“沒有。兒子但恐殿前應答不當,不獲新王歡心,令父親失望而已。”
父親笑了起來,拍了拍你的肩膀。父親說:“原來你是擔心這個。新王的確還年輕,又是新承大統,於國事政務,經驗不及先王豐富。但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就算這次去峒城,漢王對你的封授不厚,也沒有關係。父親對你有信心。不管是政事還是軍務,父親絕對相信,你都終會有讓漢王刮目相看的一天。”
你說:“謝父親勉勵。”
父親再次拍了拍你的肩膀。他說:“第一次入朝上殿覲見,緊張一點,也在所難免。不過,你可以放鬆一點。以我們家族和你母親孃家的地位,再怎麼不獲歡心,漢王也不會怎樣為難你的。”
你說:“是。”
父親說:“對了,你把那個吳順,也帶上。我看他年齡不大,倒是很機警忠誠的,你帶著他,凡事也都多些方便,能照顧得周全些。”
你說:“兒子代他謝謝父親。他還從來沒有去過比莊鎮更大的地方呢。”
父親說:“不過你要約束好他,在都城不比在家裡,凡事要有規矩,不可以像在家那般無拘無束。”
你說:“是。父親。其實,順子在家,也並沒有不守規矩,只是我們多年一起在清川為伴,名為主僕,情同兄弟,有時候可能……。”
父親說:“好了,你也不必解釋,父親也沒有怪你們。你有個這樣好的孩子跟隨相伴著,父親甚感欣慰。你要好好待他,平時也要帶著他多歷練。人生在世,良伴難得,你將來出去做事,身邊也少不了要個貼心知底的人幫襯。”
你說:“是,兒子會多多教他。”
父親滿意地看著你。他說:“時間過得真快啊。一轉眼,你就已經長大成人,要為國家去效力了。你母親,若能見到今天,九泉之下,也必然會感到欣慰吧。你也去二堂在你母親靈前稟告一下吧。這次要去一些天,暫時是不能日日去她靈前拜祭了。”
你點頭:“兒子領命,這就去二堂稟告。”
你告辭轉身要出去。快走到門口時,父親又叫你:“景龍。”
你說:“父親還有什麼要吩咐的嗎?”
父親說:“呃,你師父前幾天差人來吩咐你的話,一路上都要牢記,無論這次覲見之後,有沒有封授官職,會不會繼續待在家裡,待在我們的封地,每日的文武功課都一樣要堅持不懈,不可因事荒廢了。就算在都城期間,也不可放逸遊逛,聲色犬馬。還有,你師父專程送來的丹藥,也一定要帶著。清流宗的秘技差不多都是歷代單傳的,你既已學會,就要練習到爐火純青,讓它發揮出最大的功效,將它發揚光大,不可辜負你師父精心傳授和師兄們辛苦煉丹配合的一片心意。”
你說:“是,父親。師父的吩咐,兒子會牢記,無論怎樣,功課不會丟,助功的丹藥也會隨身帶著。”
父親看著你,有一會兒沒有說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