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頁)
目有神卻臉盤枯瘦,頷下三縷長髯,一身破衣爛袍更始光景慘淡。氏叔琮言道:“尋了半天,不過就這麼個活人,乾脆吃他算了。”
朱溫把這書生端詳一番,問道:“書生你何方人氏?”
“鄙人謝瞳,字子明,福州人氏。”謝瞳答。
朱溫問:“汝可執戟騎馬否?”
“文弱之輩,既不能騎馬,也不能執戟。”謝瞳答
“行屍走肉,我留你何用?”一揮手示意氏叔琮殺了謝瞳。氏叔琮揪住謝瞳衣領就要動刀,謝瞳大呼:“敗軍之將,何必遷怒於謝某人頭?”
“叫他回來。”朱溫喊道。
氏叔琮又把謝瞳揪了過來,朱溫問道:“既知我是敗軍之將,汝可帶兵否?”
謝瞳答道:“明公不納壯士,何必多問?”
朱溫問道:“我招納壯士,何處可尋?”
謝瞳答道:“齊魯之地,豪傑雲集,黃巢故而可在此起兵,足以大亂天下。”
“哦,請先生明示在下。”朱溫暗想這下可真遇上高人指點,怎知謝瞳又言:“謝某無才,請殺謝某煮飯。”
朱溫趕忙笑道:“方才朱三言語不周,還望先生見諒。先生見多識廣,溫遇請先生為軍師,共謀大事,還望先生垂救我於危難之中。”說著朱溫鞠躬深施一禮。
謝瞳還禮言道:“萬不敢當,瞳本是三考進士而不中的落破舉子,幾欲客死他鄉,流落今日卻得將軍賞識,瞳願獻微薄之力,報答明公知遇之恩。”謝瞳伏地下拜,朱溫趕忙扶起謝瞳,言道:“我得謝瞳乃天賜良才,只是新得敗績,人困馬乏,豈能再戰。”
謝瞳言“謝某浪跡之時,曾得臨濮縣張全義救助,此人英年儒雅,喜交好友,在鄉間搭棚舍粥賑濟流民,主公若會此人,軍糧之事不足顧慮。”
“如此甚好,速往臨濮縣。”朱溫喜言,五千義軍將士便隨謝瞳趕往臨濮縣。正是:
浪跡天涯落他鄉,生死窘困兩茫茫。偏是天公緣有意,窮書生遇朱三郎。
失意人會敗軍將,空飢腹見餓肚腸。人生巧逢得運轉,從此輔弼戰八方。
朱溫與謝瞳來至臨濮縣,路遇鄉間一大戶人家,門庭上書“張宅”。謝瞳言道:“此處便是張全義住處,待我叩門。”謝瞳叩了幾聲門環,片刻工夫從出來一家僕,僕人問:“深夜來府有何貴幹?”
謝瞳言:“勞煩通秉張公子,福州謝子明求見。”
“等著啊。”僕人轉身去報。
又過少時,從院中出來一位公子,身長七尺,身著白袍,長得白淨清秀,儒雅大方,此人便是張全義,字國維,濮州臨濮人。張全義間使謝瞳,互施一禮,全義再觀朱溫和身後大隊人馬,問道:“這位壯士是……”
“此乃義軍首領朱溫。”謝瞳言。
張全義一驚,言道:“原來是起義的好漢,請壯士隨我往堂中敘話。”朱溫令胡真、丁會、氏叔琮率兵在外等候,與謝瞳進了張宅。
眾人落座前堂,有僕人獻上茶水,張全義退去左右之人,對朱溫問道:“朱首領與子明深夜率兵來此,不知有何見教?”
朱溫道:“實不相瞞,朱某隨黃巢首領起義數破官軍,奈何眼下人馬空乏,腹無水米,懇請張公子舍粥接濟一下眾弟兄。”
見張全義有為難之色,謝瞳道:“當今天下大亂,朝廷閹黨當道,天子詔令不通,諸侯虎視眈眈。人生在世不成大業,只搭棚舍粥算何作為?。”
張全義起身長嘆一聲,自語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張某本欲救蒼生之苦,怎知李唐不振,蒼生造反,此乃天意呀。”全義轉身對朱溫言道:“囤糧滿倉,與其飽鼠之腹,不如救人之飢,全義原獻家中錢糧,隨明公共舉義旗。”
“張公子救我於危難之際,大事若成,朱溫定當厚報。”朱溫謝過張全義,連夜命將士生灶煮飯,安定軍心。
次日天明,張全義安頓了家室,隨朱溫共赴義軍。謝瞳獻策勸朱溫率兵向北先取營州立腳,朱溫問:“軍師勸我取營州,因何不殺回鄆州報仇?”
謝瞳答:“赫連鐸麾下土谷渾部兵強馬壯,再戰得不償失。主公若能納天下豪傑,又何愁一隅之地?此去營州便是為邀王鐵槍兄弟入夥。”
“我有大將胡真、丁會,何必非請那王家兄弟?”朱溫問。
謝瞳答:“能為將帥者當具備五德,乃是智、信、仁、勇、嚴,有此五德方可為上將軍。胡真、丁會可身陷敵陣,但不能統領三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