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1/4 頁)
九子爛醉皆昏庸,與賊共舞嘆昭宗,哀其不幸怒不爭,反把朱三比周公。
樂而沉淪不思蜀,敗應知恥當後勇。奈何李唐氣數盡,再無人間真命龍。
朱全忠見這九王爛醉如泥,便令左右侍奉之人退下,喚蔣玄暉來到宮中。朱全忠言道:“九王昏醉不醒,玄暉當趁此時機,送諸位殿下去極樂世界。”蔣玄暉帶了幾個手下溜進九曲池,可憐李唐血脈將斷,九位王爺性命難保。北宋禮部侍郎樞密直學士王琪賦詩《九曲池》一首,詩曰:
越調隋家曲,當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國,廢沼尚留名。
儀鳳終沉影,鳴蛙只沸聲。淒涼不可問,落日背蕪城。
不知蔣玄暉下何毒手,九皇子是何下場,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十一回:朱晃登基終祚李唐 王建哭君稱帝前蜀
朱全忠拂袖而走,蔣玄暉帶著幾個手下,用白絹將九位王爺全部勒死,將屍體沉於河底。從九位親王盡皆處死,此事傳出,朝野震驚,荊北節度使趙匡凝憤憤不平。趙匡凝,字光儀,蔡州人氏。諸侯各自廝殺,唯有趙匡凝年年往朝中進獻稅賦,昭宗為表彰其功,加封為襄王。其弟名曰趙匡明,字贊堯,官居荊南節度使。這兄弟二人察覺朱全忠害死九王,必有篡位之心,起兵五萬聲討梁王。
朱全忠在東都得探馬飛報趙匡凝起兵,朱全忠立刻召令文武將官商議軍情, 敬翔言道:“荊州自古是四戰之地,東連淮、浙、西接兩川。若是趙匡凝用連橫之策,東西聯盟,必將形成大患。所以此番南征,千歲若能奪取荊州,則四方反受威逼,必然臣服梁王。”
朱全忠聽得有理,拍案言道:“子振之言甚合我意。命楊師厚為先鋒,點兵十萬即日出兵。”
大唐天祐二年,公元905年八月至九月間, 梁王朱全忠以楊師厚為先鋒官連克唐、鄧、復、郢、隨、均、房七州,大軍所至,勢不可擋。朱全忠率兵佔據荊門,駐紮漢水之北,虎視襄州。
趙匡凝兄弟屢遭失利,隔長江據守。朱全忠命敬翔假擬詔書,送與鎮守長沙的大將馬殷,加封馬殷衛靜江節度使,約其會兵夾擊襄王趙匡凝。馬殷依照書出兵會戰襄州。數日之後,梁軍先鋒官楊師厚率戰船兩百艘渡江,趙匡凝手下不過有戰船四十艘。匡凝對匡明言道:“襄州已不可再守,我兄弟還是轉投淮南,輔佐吳主楊行密討伐朱三。”
趙匡明道:“天下多為朱三所佔,與兄長同行一旦遭擒,我家香火必斷。不如兄長往東投吳,小弟向西投蜀,將來誰得顯貴,再為大唐復仇。”趙匡凝以為此計甚妙,便於趙匡明各領一支人馬分別逃走,捨棄荊南。
朱全忠平定荊州,加封潁州刺史高季興位荊南節度使。高繼興,字貽孫,陝州人氏,此人便是日後的荊南王,那是後話。
朱全忠回師東都,在梁王府中,召來兩個積善宮小太監,一個名叫王殷、一個名叫趙衡。這兩人知道朱全忠心狠手毒,來到梁王府,一見朱全忠便跪地磕頭。朱全忠對二人言道:“我朱全忠平日對兩位小公宮如何?”
王殷、趙衡伏地言道:“梁王平日對我二人恩重如山,常記於心。”
朱全忠言道:“蔣玄暉前些時候害死九位親王,罪不可赦。欲求二位公公助我除此奸賊,不知二位公公可願相助否?”
王殷奉承言道:“梁王有所差遣,我等自然從命,不知梁王如何除此奸賊?”
朱全忠言道:“明日我令蔣玄暉進積善宮進見皇太后,二位公公便來告知,我定以重罪,誅殺此賊。”
話說次日,朱全忠傳令蔣玄暉往積善宮進見,蔣玄暉心想朱全忠時常淫亂後宮,有事召見也未作猜疑,便往宮中。小太監王殷、趙衡見蔣玄暉進入後宮,便趕快報知梁王。蔣玄暉在積善宮只見何太后與身邊丫鬟未見梁王朱全忠,便站在宮裡等候。不到半個時辰,張歸厚、符道昭領三百禁軍衝入積善宮,蔣玄暉不知緣故,問道:“梁王可曾來此?”
張歸厚道:“蔣玄暉與何太后在後宮勾搭成奸,大亂人倫,我等奉命緝拿姦夫淫婦。”符道昭率禁軍將何太后、蔣玄暉一併拿下,蔣玄暉驚呼:“分明梁王與太后有染,為何栽贓於我?”
張歸厚道:“有人證在此!”遂命人帶上小太監王殷、趙衡,兩個小太監串通誣陷,蔣玄暉是連聲喊冤。蔣玄暉以大逆之罪車裂,何太后被逼懸樑自盡。正是:
惡貫滿盈時已到,臭名車裂自開銷。
助賊篡位第一功,未等開朝已死掉。
朱全忠利用朱友恭、蔣玄暉等輩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