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轉臉去看中年人。
中年人沉吟著,忽然道:“閣下剛才說只要聽過了一個人的聲音,就絕不會忘記,是嗎?”
上官儀道:“不錯。”
中年人道:“閣下還有什麼特殊的本領?”
上官儀迎著他的目光,微微一笑,道:“如果是在下不該也不能記住的事,在下轉眼間就會忘得一乾二淨。”
中年人看了看芙蓉,稍一沉吟,道:“閣下剛才說是住在於醫官家裡?”
上官儀道:“是。”
中年人道:“好。你走吧。”
上官儀苦笑道:“實不相瞞,在下來京城沒有幾天。方才跟著芙蓉姑娘一陣亂轉,早已分不清東南西北,不知前輩能否指派一人送在下回去。”
中年人淡淡笑道:“當然可以,只不過得先委屈閣下小睡片刻。”
話音未落,他已伸出食指凌空一彈,一縷勁風直襲上官儀。
上官儀渾身一震,翻了翻白眼,軟軟地摔倒在地上。
中年人嘆了口氣,道:“我實在看不透這人到底是個聰明人,還是個書呆子。”
“馬面”道:“此人心機深沉,來歷不明,弟子以為該殺了他,以免多生枝節。”
芙蓉道:“無論如何,他總算是救過我,咱們還是好好把他送回去吧。”
中年人淡淡道:“就憑他這幾手三腳貓的功夫,想來也不是什麼有來頭的人,你們兩個送他回去,到於府院外,再解開他的穴道。”
“牛頭”、“馬面”躬身道:“是。”
芙蓉目送沉睡不醒的上官儀被抬出大殿,忽然輕輕地嘆了口氣。
中年人溫言道:“你怎麼了?”
芙蓉搖了搖頭,道:“舅父,我一直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
中年人道:“哦?你說說看。”
芙蓉道:“我……我好像在什麼地方見過這個人,可是……可是,又不像是他……”
中年人微笑道:“好孩子,你累了,也太緊張了,回去好好睡一覺,就好了。”
第六章 九峰禪師
三月二十六。石花村。
一大早,卜凡家就來了客人。
雖然幾年來石花村的村民們對卜凡家不時有客人上門早已習以為常。但這位客人的登門仍然很讓他們意外。
因為來人又是一個和尚。
只不過這次來的並非老和尚,而是個小和尚。
常去潭柘寺上香的幾位村民認出這個小和尚是寺裡的知客僧。他們不禁奇怪,道衍早就死了,寺裡的小和尚來找卜凡幹什麼呢?
卜凡自己也很意外、他實在沒想到知客僧是奉九峰禪師之命,來請他去寺裡清談的。
他當然沒有忘記二十一那天九峰禪師曾約地至潭柘寺一晤。但他一直以為那隻不過是一句口頭上的客氣話而已。
既然九峰禪師如此鄭重其事地來訪他,卜凡當然不能不去。
雖說他與九峰禪師沒見過幾次面,更談不上熟悉,但以前每次與道衍會面時,都會聽道行談及他這個惟一的弟子,而且言辭之間對九峰關於佛法精義的一些見解大為讚賞。
卜凡自然不會放棄與這位高僧清談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這幾天來,他的心情一直很不好,也正想出去散散心。清理一下自己繁亂的心緒。
若想靜心,豈會有比離石花村不過十里的潭柘寺這樣一座清幽的千年古剎更好的地方?
潭柘寺卜凡已去過多次。他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寺院裡那一株株高大的白皮松。
站在樹下,任細碎的樹影覆滿全身,眼前所見是靄靄的輕煙,耳中所聞是清悠的鐘聲,清脆的木魚聲與眾僧的經課,更有清風時時拂過,送來淡緲的木葉清香,真讓人有一種飄然世外之感。
但今天,還未走近山門,卜凡就很吃了一驚。
潭柘寺外,車馬駢闐,冠蓋雲集,一座清幽的千年古剎,竟似變成了十丈紅塵。
卜凡不禁為之瞠目,問知客僧:“寺裡今天怎麼這般熱鬧?”
知客僧似是有些詫異地看了他一眼,道:“本寺重修工程昨日完工。今兒方丈大師舉行大殿新塑佛像開光儀式,是以京裡的大人們都來祝賀、觀禮。”
卜凡點點頭,心不在焉地“哦”了一聲。
看來,今天想來潭柘寺靜靜心是不可能的了。他不覺很是奇怪,九峰禪師為什麼要趕著這最熱鬧的一天約他來寺裡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