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3/4 頁)
忍不住了,躲在一邊,悄悄低語,不時聽得怨恨之聲。這當然會把安德海搞得很煩,在花廳磚地上來回走著,一有響動,便朝外看,當是何毓福到了。
何毓福終於到了,他在等著程繩武和王心安商量處置辦法。“義興”棧那兩座大院子,原是特意命店家騰出來的,一入陷阱,往外封住,加以“蛇無頭不行”,那些鏢手不敢自討沒趣,乖乖地守在院子裡,不敢胡亂行走。等處置好了這些人,程、王二人也到了。就在“義興”棧商量停當,程繩武仍回東昌,王心安分一半人駐守“義興”棧,他自己帶著另一半,護送安德海到濟南。
於是何毓福趕回縣衙門,一進花廳便抱拳說道:“失迎,失迎!東城出了盜案,不能不趕了去料理。以致說給安欽差接風,變成口惠而實不至。”他接著便大喊一聲:“來啊!”
還是那持燭的聽差,對主人態度自然大不相同,進了門垂手站著,聽候吩咐。
“快擺酒!”他說,“只怕欽差已經餓了,看廚房裡有什麼現成的點心,先端來請貴客用。”
“喳!”那聽差答應著,退出去時,還給“貴客”請了個安。
這一下搞得安德海糊里糊塗,不辨吉凶。反正伸手不打笑臉人,替陳玉祥、李平安引見以後,坐下來跟何毓福寒暄,先是請教功名,然後便說如何奉慈禧太后懿旨,到蘇州採辦龍袍,接下來大談宮內的情形,自然都是外面聽不到的秘辛。
談了一會,席面鋪設好了,聽差來請主客入座。安德海大概心裡還有些嘀咕,酒也不敢多飲,怕醉後失言,陳玉祥和李平安卻是沒腦子的人,看何毓福的態度,疑慮一空,開懷暢飲。
“老爺!”聽差走來向何毓福說道,“省裡有人來。”
“誰啊?”
“是撫臺衙門的‘戈什哈’。說有緊要公事,跟老爺面回。”
“喔!”何毓福說道:“安欽差不是外人,你把他請進來。”
王心安的衛士所扮的戈什哈,進來行了禮,拿出一封程繩武所寫的信,遞了上去,何毓福匆匆看完,隨即揚臉說道:
“安欽差,得請你連夜上省。”
安德海臉色一變,強作鎮靜地問道:“怎麼啦?”
“省裡送信來,說內務府派了人來,有要緊話要跟你當面說。”
安德海和陳、李二人的臉色,都不再是那麼又青又白地難看了,“必是京裡有什麼訊息。”陳玉祥自作聰明地說。
“當然是傳訊息來!”安德海微微瞪了他一眼,示意他少開口,自己又接著自己的話說:“必是兩位太后,傳辦物件。
不知道信上說明了沒有,是內務府那一位?“
“你看!”何毓福把信遞了過去。
他接信一看,上面寫的是:“分行東昌府、泰安州、濟寧州暨所屬各縣:頃以內務府造辦處司官,馳驛到省,言有要公與出京採辦欽使面洽。奉憲臺面諭:飛傳本省各縣,轉知其本人,並迅即護送到省。毋忽!合函錄諭轉知,請惠予照辦為盼。”
下面蓋著一個條戳,字跡模糊不清,細看才知是“山東巡撫衙門文案處”九字。
“信上催得很緊,當然也不爭在這一晚。”何毓福說:“安欽差儘管寬飲,等明天我備車送你去。”
“不!”安德海雖是沉著,但很重視其事的神情,“還是今夜就走的好。白天坐車,又熱,灰沙又多,實在受不了。”
“悉聽尊意,我馬上叫他們預備。”
於是把聽差找了來,當面吩咐備車,車要乾淨,馬要精壯,反覆叮嚀著,顯得把安德海真的奉為上賓。
“你們倆呢?”安德海問他的同伴,“也跟我走一趟濟南,去逛一逛大明湖吧?”
聽他有邀陳、李作伴的意思,何毓福便慫恿著他們說:“一交了秋,濟南可是太好了,‘一城山色半城湖’。兩位反正閒著也是閒著,有機會為什麼不去逛一逛?”
“好啊!”陳玉祥向李平安說:“咱們跟著二爺走。”“那麼,”何毓福緊接著說,“回頭就從這兒走吧。安欽差也不必回店了,我會派人去通知。”他看著安德海問:“有什麼話要交代?我一定給說到。”
安德海有些躊躇,照理應該回去一趟,但想想回去也沒有什麼話,無非說要到濟南一行,很快就會回來。就這樣一句話,託何大老爺轉達也是一樣。
於是他說:“沒有別的話,就說我三兩天就回來。”
“是了,我馬上派人去通知。”
“勞駕,勞駕!”安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