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部分(第2/4 頁)
一番挫折之後,復蒙眷遇,所不同的,從前傳旨是“賞議政王”,而今是“賞恭親王”,轉念到此,越覺悲歡不明。
‘咱們五個人那吃得了這麼多?“寶洌�嵋椋骸備��遣σ話攵�グ桑 �
“他們”是指對面屋裡的軍機章京,恭王介面便說:“何必那麼費事?讓他們一塊兒過來吃好了。”
“怕坐不下吧?”文祥說。
“不要緊,擠一擠,倒熱鬧。”
這下真是熱鬧了!滿漢章京各十六人,分成四班,滿漢各一班間日輪值,也有十六人之多,加上軍機大臣一共二十一個人,就換了特大號的圓桌面來,也還是坐不下。但恭王願與軍機章京會食,不便辜負他那番禮賢下士的美意,文祥便與李棠階、寶洌В�茇圭��約傲礁觥按錮�堋弊�蛔潰�悶漵嗟吶闋毆�踉諞黃鸌��
這頓飯吃得很香,一則是飢者易為食,再則是頗有“大團圓”的那種味道。恭王一高興之下,告訴寶洌В�咳慫投�倭揭�擁摹敖誥礎薄G胺降氖科�恢�綰危烤��戮┤詞歉杏詮�醯奶逍簦�巳誦���肝藁�梗�渴鶼昝鰲3�爸�洌��隕�跽笸觶�聳聘闖悖�誦鈉撓懈《�話駁募O螅�衷誑吹焦�鹺途��蟪賈富尤舳ǎ�芩惆涯切┪藁�牧餮雲較⑾呂戳恕�
但是曾國藩未曾帶兵出省,總是件不能叫人放心的事。連兩宮太后也已明白,自金陵一下,曾國藩唯恐位高謗重,凡有措施,無不以持盈保泰,謙讓退避為宗旨,寧願“求闕”,不願全美,尤其是蔡壽祺放了那一把野火,雖沒有燒到曾國藩身上,而以他的謹密深沉,必具戒心,未見得肯擔此重任。如果等他上疏一辭,再責以大義,寵以殊榮,雖可挽回,終嫌落了痕跡,於民心士氣,大有關係。這樣就不如“先發制人”,所以一連又發了三道措詞十分倚重的上諭,催他出兵。同時也知道曾國藩篤於手足之情,對他的那個“老九”,曲盡維護,唯恐不周,所以特別提到請假回籍的曾國荃,希望他銷假,“來京陛見”,以便起用,作為暗中的一種籠絡。
這還不夠,大家商量的結果,認為曾國藩可能還會以湘軍裁撤,無可用之兵,難當重任作為推辭的理由,因又面請兩宮太后,明發上諭:“欽差大臣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一等毅勇侯曾國藩,現赴山東一帶督師剿賊,所有直隸、山東、河南三省旗綠各營,及地方文武員弁,均著歸曾國藩節制調遣,如該地方文武,不遵排程者,即由該大臣指名嚴參。”
旨稿一送上御案,慈禧太后看了好一會,不能定奪。慈安太后在側面望去,見那道上諭不過三、五十字,不解何以疑難如此?
她還未發問,慈禧太后卻先向她開了口:“有了這道旨意,曾國藩就跟‘大將軍’一樣了!”
“大將軍”是唯有近支親貴才能擔當的重任,曾一度讓年羹堯掛過這顆印,終以跋扈被誅。因為大將軍可以指揮督撫,若有不臣之心,便可釀成巨患,所以漢人從未擁有此頭銜。在咸豐初年,“老五太爺”以惠親王的身分,被授為“奉命大將軍”賜“銳捷刀”,其實等於一個虛銜。如今曾國藩受命節制三省,“地方文武不遵排程者,指名嚴參”,那把直隸總督劉長佑、山東巡撫閻敬銘、河南巡撫吳昌壽都包括在內,才真正是大將軍的職權。
慈安太后明白了她躊躇的緣故。想想也是,兩江總督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得意門生,陝甘總督楊嶽斌替曾國藩辦過水師,閩浙總督左宗棠雖說與曾國藩不睦,但到底是一起共過患難的同鄉,加上陝西巡撫劉蓉,湖南巡撫李瀚章,廣東巡撫郭嵩燾,都與曾家有極密切的關係,看起來曾國藩的羽翼遍佈天下。自開國以來,不要說是漢人,亦從無這樣一個臣子擁有這樣的勢力,倘或要造反,這反一定造得成!
曾國藩要造反?慈安太后自己都覺得好笑了:“蓋圖章吧!”她催著慈禧太后,語氣輕鬆,顯得把這道上諭不當一回事似的。
※ ※※
深宮樞庭,盼望曾國藩帶兵出省會剿的奏報,如大旱之望雲霓,那知倏忽半月,音信毫無。這時山東的捻軍,已由曹州往北流竄,正盤踞在“梁山泊”一帶。自從咸豐四年銅瓦廂決口,黃河奪大清河由北道出海,這裡便成了運河與黃河交會之處,地形複雜,防剿兩難,而最吃重的是壽張到張秋那一段,劉長佑就在這裡沿北岸佈防,苦苦撐持。倘或再無援師,捻軍一渡了河,自東昌而北,無險可守,雖有崇厚的一千五百洋槍隊,亦恐擋不住捻軍的馬隊。
終於曾國藩的奏摺到了,江蘇的提塘官早已接到命令,江寧折差一到,便須報信,所以親到恭王府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