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收割的玉米她全讓人裝好了,一丁點都不再往外賣。
李萱瞧著天氣一天天見涼,就琢磨起了暖房的主意,到了冬天人們可就只有白菜蘿蔔可以吃了,新鮮的蔬菜對於汴梁的富人來說,那可是有絕大誘惑的。
在田間觀察了一番,李萱決定劃出一塊地來建暖房。
很快,李萱一品夫人的朝服趕製出來了,她也試好了,就想著入宮謝恩,這時節正好快到中秋了,李萱謝恩之後,還要準備中秋過節的東西呢。
這日,正是良辰吉日,李萱向宮裡遞了牌子,等著太后傳喚。
第二日,宮中天使來喚,李萱趕緊穿戴好了,跟著進了宮,她前世的時候也去過故宮,這時候進入大宋的皇宮,仔細打量著,和紫禁城的莊重還有華麗相比較起來,大宋朝的皇宮顯的小巧了些,不過,建的更雅緻,花木也多,再就是,和紫禁城內的一池死水比較,這裡的皇宮顯的活泛,多了許多人氣。
劉太后在延福宮召見了李萱,見到李萱時,劉太后愣了半晌。
在別人口中得知李萱是個二十多歲的寡婦,女兒都已經九歲了,又聽說她原先過的很清苦,到了汴梁城之後,雖然有了房子地產,可還是經常到田間看莊戶幹活,劉太后就以為李萱一定是個農婦模樣,長的又黑又老,渾身的小家子氣。
哪知道,在她面前的李萱落落大方,仔細一看,她肌膚白皙,眼神清亮,不說一點都不顯老,反而根本不像二十多歲的人。
再看,李萱一身一品夫人裝扮,在本身清麗的基礎上多了幾分尊貴大氣,這……哪裡像個農婦,分明比許多貴夫人還要來的氣派。
一下子,劉太后更同情李萱,對於陳世美的行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厭惡。
要說,李萱如果沒氣派,長的又老又醜,劉太后還能私心裡安慰自己,陳世美之所以拋棄她,也是因為她上不了檯面,可現在的事實,完全讓劉太后無話可說了。
李萱比皇家公主的氣度一點都不次,長的又好,又有本事,陳世美要不是真的想攀權附貴,怎麼肯捨棄這樣的老婆,就是帶累名聲,不要父母都不怕。
哼,劉太后心裡鄙夷啊,連父母孩子都不要的人,還指望他能忠心國事,這怎麼可能。
劉太后打量的目光並沒有讓李萱卻步,她一臉笑容行了三跪之禮,在劉太后說夠禮的時候,慢慢站起身:“見過太后娘娘,平日裡臣妾總聽到人們稱讚娘娘,說娘娘是難得的女中豪傑,又和先帝爺夫妻情深,臣妾就想著若有朝一日能得見一面,這一輩子也就不虛了,誰知道,今日真見著了,可見的上天保佑。”
李萱一邊說話,一邊拿著崇拜的眼神看著劉太后,兩隻眼睛亮晶晶不含一點雜質。
這倒是讓劉太后喜出望外,別的命婦見她,那都不敢抬頭,要多規矩有多規矩,見的多了,劉太后也厭煩啊,可李萱不一樣,李萱的話語行為完全的進了劉太后心裡,讓她歡喜著呢。
先是誇讚她厲害,這是劉太后很自得的一件事情,要知道,真宗後期,可都是劉太后在處理朝政,真宗那是一時一刻都離不開她。
第二個讓劉太后感覺自得和舒心的事情,就是她和真宗的感情是真的好,從真宗沒有繼位的時候起,她不過是真宗府裡的一個小侍妾,可那時候,兩個人就如膠似漆,難捨難分,要不是太宗皇帝嫌棄她出身低,怕她帶壞了真宗,她早在那個時候就有名分了。
後來真宗繼位,對她從始至終都很好,就連她插手朝政都能容忍,這樣的深情厚意,劉太后可是真心感激的,現在聽李萱說她和真宗夫妻感情好,她自然高興,夫妻啊,雖然真宗前邊也有皇后,可是,現在真正稱夫妻的還是她。
劉太后看著李萱,慈和的點了點頭:“哀家聽慧國那個丫頭提起你來,對你讚不絕口,也知道陳駙馬做的事情不地道,不過,事已至此,為了皇家名聲,為了榮國公主,哀家也不能如何,你是個有成算的,這點想必也明白。”
人家挑明瞭講,李萱也不能揣著明白裝糊塗啊,她強笑一下:“娘娘說的臣妾都明白,臣妾也是忠君之人,知道這件事情都是陳駙馬的不是,和娘娘官家完全無關,說起來,皇家也是受了他的矇騙,臣妾已經這樣了,總不可能為了一已之私而讓皇家名聲掃地。”
她說著話,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娘娘,陳駙馬的事情臣妾不希望再提起,就是有人拿著這件事情做文章,想要詆譭什麼,臣妾也是不認的。”
劉太后滿意點頭,難怪包公說此婦人知情識趣,看來確實如此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