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1/4 頁)
於是,除了“冷龍殿”依然有一名殿衛長外,由武士晉升的武士長已增至六名,還有六十名身手皆不弱的武士,增強了“五龍殿”的衛禁。
至於“蛟龍殿”“蒼龍殿”以及“雷龍殿”“毒龍殿”四殿之下,每殿皆已多達一百六十九人,因此每殿除了一名殿衛長外,由新投靠的所屬中武功較高者,或是由原有武士長中晉生,增加了三名副殿衛長,每名副殿衛長之下,皆有五名武士長,每名武士長之下有十名武士。
武士人數驟然倍增,雖然已使巖堡中的威勢更增,但是新進武士之中,其中有近百名乃是攜眷入堡,如此一來當然使得山腹中的上下兩層居室,已然不足暴增的所屬居住了。
於是三位雖然尚未與宮主成親,但是已有名分事實“飛雪玉鳳”南宮雪“紫衣羅剎”費敏慧,以及“青虛天鳳”楊翠鳳三位宮主夫人,便與五殿殿主及三名殿主夫人研議。
爾後皆已有了共同的看法,認為如今“神龍宮”的名聲已然鼎盛,而且武林黑白兩道中,已有不少人知曉了“神龍宮”的所在,況且以後不久,也將昭告江湖武林舉行開宮大典,使“神龍宮”正式成為武林中的一個新興門幫,到時也會有不少武林同道前來觀禮,因此已無須再隱匿了。
宮中有甚多往昔“水月宮”遺留的珍寶,經費甚足,況且人多好辦事,因此首先至“鞏縣”官府處,以豐厚鉅金將巖堡上下游河岸,以及南方臨近官道,約有兩里長半里寬,大片荒蕪的沼澤地及雜木荒林購下,成為“神龍宮”的私產。
有了產權之後立即開始動工,首先在巖堡四周的樹林中增建數十幢木屋,由“雷龍殿”及“毒龍殿”兩殿自行調派駐守,不但可分散堡中居室的不足,又可成為外圍守陣的警戒,爾後再逐一將陣勢外移,使內裡安全之地擴增,以後尚可增建。
另外在堡外巖壁東西兩側的河岸,各增築一座小水寨及碼頭,並且添購數艘大船及數十艘梭船,分別由“蛟龍殿”“蒼龍殿”兩殿所屬接掌,部分所屬便可居於水寨及大船上。
為了使武士無後顧之憂,家眷的安全最為重要,因此除了各殿殿衛長、副殿衛長,以及守護“五龍殿”的“寒龍殿”武士,及其家眷皆居山腹上層居室中,而各殿有家眷的武士,以及未分派在外的武士長及武士,則暫時居於下層居室中。
巖堡三方陣勢逐漸外移,勢力範圍逐漸擴大之後,便開始在巖堡南面的“虎步”
秘門出口處,貼牆興建一幢三廂三層的“神龍樓”除了可供“雷龍殿”及“毒龍殿”
兩殿所屬分別進駐左右兩廂外,正廂除了是兩殿殿主駐守所在,並且是“神龍宮”
接待賓客的所在。
另外在巖堡東岸,被突伸入河中的巨巖遮擋水勢平穩,於是以重金請來大批壯工,由河岸往內陸深挖成水港,然後貼著“龍行”秘門出口的巖壁,延伸至港岸陸地之間,擴建一棟“潛龍樓”成為一座可停泊數艘大船,以及五十餘艘小快船的“潛龍水寨”“蛟龍殿”及“蒼龍殿”兩殿所屬,已可全然進駐水寨及大船上,並且也可在水寨接待由水路前來的賓客。
擴建底定之後,整個巖堡內僅餘“宮主”及“殿主”家眷,以及“寒龍殿”所屬,還有所有的武士眷屬居住,使得家眷再度有寬敞且安定的空間可活動了。
從此之後“神龍宮”的威勢大增且氣勢高昂,因此“神龍宮”雖然尚未正式昭告江湖武林,但是宮中武士,以及插有“神龍宮”旗幟的舟船、車馬,所到之處無不受武林及百姓的矚目。
因為“神龍宮”的所在,位於“黃河”上下游的正中位置,足可控制往來船舶的通行,而且“黃河”南北兩岸,尚有一些綠林山寨及門幫。
因此,兩岸的黑白兩道門幫、綠林山寨,以及往來“黃河”水道中的大小水寨水幫,唯恐以後與“神龍宮”所屬有何等利益衝突,或是因故交惡,為了能相安無事,所以已有不少門幫山寨水幫之首,或是派首要之人前往“神龍宮”拜望求見,希望能相互交好,或是能有互不侵犯的約定。
經由五殿殿主以禮接見相談之後,已然獲得保證“神龍宮”的財源豐厚,無須在外尋找財源,故而不會與門幫山寨或水幫,有甚麼利益衝突,而且“神龍宮”所屬也絕不會仗勢欺人,因此只要不向“神龍宮”所屬無故挑釁,以道義相交皆可相安無事。
各門幫山寨水幫之首,皆獲得五殿殿主的保證之後,當然心中大定,但是為了能常久相安,因此也回示友好,只要“神龍宮”所屬在外有何等困難,各門幫山寨水幫皆願意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