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2/4 頁)
犯了所有梟雄都願意犯的錯誤,過高的估計了自己,過低的估計了對手。
海潮老祖越來越對帝俊霸道的作風不滿,但是又沒有辦法,只得聽之任之,今天一聽鯤鵬的話,他本能的就感覺有點不妥。
“陛下,妖師,這東王公乃是道祖所立,貿然征討就算道祖不管,那三清接引準提等未來的聖人又豈能不管,我看此事還要從長計議,而且一旦出征必定殺戮無數,我想咱們都是經過大劫的,還是不要枉造殺孽的好。”
太一一聽海潮的話就有些不愉快“老祖何必害怕三清呢,他們畢竟還沒有成聖,又豈能和我們妖族作對,再說區區殺戮又能如何,身為皇者豈能懼怕殺伐。”
海潮一聽太一不願意聽也就不再言語了,帝俊反到低頭沉思半晌。
“我看海潮老祖的話有道理,一旦三清干預,我們倒真不好處理了,我看還要想一個辦法才是。”“陛下別忘了還有女媧娘娘呢。咱們不如讓她牽制三清和接引準提吧,畢竟她已經成聖了。”鯤鵬一語既出帝俊和太一都陷入了沉思之中,過了良久,帝俊命人前去請伏羲前來。
再說伏羲本為妖族大聖,因為女媧座位之事與帝俊太一不和,本來處境極為尷尬,女媧成了道祖弟子,又成了天定的聖人,更是在不久前率先成聖,伏羲的身份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妖族之中無人敢不敬他,雖然帝俊還是把他排除在決策層以外,但是也不得不極為尊敬,不敢太過怠慢,本來女媧要伏羲來媧皇宮居住的,但是伏羲不太願意讓人以為自己就會靠著妹子活著,就婉言謝絕了。
今日難得聽到帝俊叫自己前去商量事情,因此也就來在大殿之內,商量了許久,伏羲起身直奔媧皇宮而去。
再說東王公自當日受傷之後就極為憤怒,日夜都在思索著報仇之事,奈何東王公手段有限,蓬萊島又偏居海外,發展前景不是很樂觀。而且帝俊等人建立天庭有功德降身,東王公這些年來沒有什麼作為,道行提升不大,勉強斬去一屍。
最近一段時間總有不少妖族修士頻繁來到東海察看,東王公也是極為精明的,就知道恐怕帝俊和太一要對自己下手了,他也不是坐以待斃之輩,一方面整軍備戰,另一方面也聯絡龍族,希望能共同抗敵。
奈何龍族早就沒有了昔年的勇氣,祖龍又發誓永不爭霸洪荒,自然龍族也就不敢和東王公一起聯手了,東王公失望而歸。
左右盤算能幫上自己的絕對沒有幾個了,巫族絕對可以,但是雙方沒有什麼交往,東王公也不喜歡那幾個莽漢,鎮元子和紅雲倒是不錯的幫手,可是又聽說紅雲被帝俊擊殺了。
東王公左思右想就想到了三清,這是道祖的弟子,未來的聖人,只要三清出手自己就不怕妖族了,東王公興匆匆的派人趕往崑崙山,卻聽到女媧邀請三清前去論道的訊息了。
這真是靠山山崩,靠地地裂,而就在此時有人報告東王公無數的妖族將蓬萊島圍了起來,島內的千萬修士也是極為恐懼,頓時亂作一團。
' '
第三十六章 血染東海
洪荒大地劫數不斷,但是鮮有劫數能波及海洋的,眾所周知洪荒之中最富饒的是盤古身軀倒下所化的部分,但是不周山周圍歷經大劫,又被大神通者搜刮無數回,反倒不及海外了。
安享太平的東海修士此時卻也好像末世降臨一般,無數妖族兵將從四面八方圍了過來,妖族修士普遍比蓬萊的修士更強,也更兇悍,經歷的殺戮也更多,與他們想必,蓬萊修士就是一群烏合之眾,提不起來啊。
東王公豈能不知,自己的手下是真的不行,眼前就只能靠自己了,要是能打敗帝俊太一,一切好說,要是戰敗,恐怕就要身死到道消了。
縮頭是死,伸頭沒準能活,東王公也豁出去了,手中揮動龍首杖,抖擻精神,盯著帝俊和太一干妖族大能。
“帝俊小兒,你何故犯我蓬萊,我受道祖欽命,你如此行事就不怕天譴麼?速速退去還有活路,不然我叫你們龍首杖下做鬼。”
“呵呵,東王公好大的口氣,天譴?朕創立天庭,統管洪荒,上天已然降下功德承認,你竊據東海福地,卻不知造福一方,今天你的劫數到了,朕要替天行道,剷除你這等敗類。”
“大哥,何必跟這將死之人廢話呢,現在我就去廢了他。”太一說著祭起東皇鍾,輕輕一敲,一道音波直奔東王公打來,東王公揮動龍首杖,擋住攻勢,但是東皇鐘的餘波直接落在東海修士身上,一下就有數萬天仙修士喪命。
太一一出手就先聲奪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