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給彭伯母她們上了供奉。京城的寺廟我不知道有沒有靈驗的,可老君觀,趁老神仙還在,你去拜一拜也是不錯的。”
等他從賀家出來的時候,才醒過味兒來,有了點心靈寄託,當然是不錯的。可自己此行的目的,似乎沒有達到啊!
準備再跟賀二孃聊聊,就被拖去吃了無數的酒席。
慈寧宮的太監過來的時候,他正坐在大堂裡閒得無聊耍匕玩兒,心裡琢磨著今天一定要再去賀家,將話說開了——他弟就是個自以為聰明,不定什麼時候就要爆的傻蛋,一定要嚴加管教,縱使家暴,也在所不惜!這種小聰明,玩不得。
然後就被帶到了慈寧宮。
姜長煬客客氣氣給了個紅包兒,一個字都沒問韓太后叫他是要幹嘛的。這時節,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的,就是為了立儲。才看到的邸報,謝承澤得到了褒獎。為的什麼,不太傻的人都看得出來。韓太后算是維護禮法的一派,皇帝有了動作,她自然也不會甘願無聲。葉國公已經被召見過了,回來之後就搬到京郊別業去閉門謝客,說是在戰場上操勞過度,需要靜養。韓太后自然要尋到他的。
自打到了京城,周圍的人沒少跟他說京城裡的事兒。韓太后不那麼安份,也是其中之一。“後宮不得干政”這句話,本身就有一個灰色地帶——皇后、太后,很多時候是不算在內的。尤其是太后,一旦皇帝出了問題,朝臣還要奉太后出來鎮一鎮場面。
不問,還能說是被騙進慈寧宮的。問了,明知道是為了這個,還要去,這就微妙了。
這般鎮定,惹得慈寧宮的太監多看了他好幾眼。姜長煬知道太監在看他,依舊目不斜視,端端正正進了慈寧宮,擺一副不解風情的樣子。預備著韓太后問他什麼,他都拿禮法來講。
哪知到了慈寧宮,韓太后也沒提什麼立儲的事兒,只是關心他在京城的生活。姜長煬心裡那根弦一點也沒有放鬆,回答問題的時候也是生硬的:“南北氣候不同,好在父母兄弟皆在,與一家團圓相比,旁的都不算什麼的。”
韓太后慈愛地道:“是啊,一家團圓就好——二郎都要娶媳婦兒了,你知道了吧?”
相親相到要吐的姜長煬更加警覺了:“是,賀家是湘州舊識,家風很讓人信得過。二郎娘子小的時候,我還見過兩次,是個很好的姑娘。”
韓太后也將瑤芳讚了一回:“可不是,美人胚子,又乖巧,二郎福氣不淺。這做兄弟的都要趕到你前頭去了,你呢?”
姜長煬表情灰暗了起來,聲音也低了下去:“我還不想這些事兒。”
韓太后口裡嘖嘖有聲:“你這孩子,說什麼傻話呢?你不娶妻,你兄弟也不好佔先的。縱然能,你這樣豈不令長輩們心疼?你喜歡什麼樣的姑娘?說給我聽,我給你找,好不好?”
婚姻是結兩姓之好,別說什麼小兩口感情不好,結了婚,就是說兩家抱團了。韓太后要給他介紹了一家死命支援皇長子的,他該成元和帝眼中釘了,除非他暗中投誠。這麼一攤子麻煩事兒,他瘋了才摻和進來。
姜長煬輕輕地、斬釘截鐵地說:“就要我媳婦那樣的。”
韓太后:……活人永遠沒辦法跟死人比。可韓太后還不甘心,問道:“要個斯文姑娘?”
姜長煬道:“要我喜歡的姑娘。”
話又繞回來了。車軲轆的話說了半晌,韓太后有點暈,姜長煬一臉生無可戀思念亡妻的樣子讓她有些氣餒。只得含恨將他放走,覺得王才人這主意實在是餿到家了!還不如直接將簡氏叫過來,跟簡氏將事情敲定了呢!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問什麼孩子呀!
姜長煬離開慈寧宮的一瞬間,決定不回都督府,趕緊回家告訴簡氏——有議婚的,誰都別答應,等他回來再作決定。唇邊泛起一絲冷笑,連老子的婚事都管算計,你們活擰了!對於婚事,他自有一番見解,時至今日,若幾方逼婚,躲之不過,他寧願向葉國公府上求婚去。
目光陰惻惻地掃過宮中長巷,姜長煬皺一皺眉,前面來了幾個宮人,圍隨一頂小轎。在宮裡有這樣排場的不多也不少,泰半是女眷,不是皇后鸞駕,不是公主儀仗,等級還挺低,不大得寵的宮妃。判斷完畢。姜長煬避讓一邊,低下了頭去。轎子很快經過他的面前,一陣香風吹過,挾著一縷幽怨的嘆息。
得,又一怨婦。
姜長煬對後宮的評價很符合他的熊個性,削尖了腦袋進了宮,為了奪聖寵,贏的只能說手段高,輸的也不能說都是好人,各憑本事吃飯,鬥雞一樣的,有甚好的?論起來,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