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頁)
姜長煥心說,成了。兩口子一商議,大兒子正在戰場上呢,一時半會兒回不來,這婚事兒只能拖著。再一想,這不還有個小兒子麼?他的事兒就能被擔上日程了。
父子倆說完了話,張老先生也來了,他的身後只跟了個伺候的小書僮,說要去看他的瑤芳並沒有跟著來。想也知道,這樣的場合,瑤芳肯定是又回女眷堆裡去了。姜長煥笑著給張老先生問好,讓坐:“先生好。”他身有爵位,張老先生對他也頗為客氣,含笑推讓一二,才坐了下來。
姜長煥陪著他說了幾句京城生活的閒話,才指著旁邊新進來的羅家人那一攤子說:“您與家父慢聊,我去那裡湊個熱鬧。”
張老先生一看,樂了。羅家人口眾多,只要下了帖子,不限人數,他們一家子就能把場子徹底給撐起來,完全不用擔心初到京城朋友不多,場面冷得讓人尷尬。又看姜長煥一眼,見這少年眉眼和順,臉上掛著絲微笑,既不諂媚,又不高冷,對他的印象就高了起來。老人家,經的事多了,心地反而柔軟了起來。也提醒了他一句:“要不是大郎今日太忙,你該多與大郎說說話才好。餘者……哦,那邊那一個,應該是大郎的同年,也可多說一些話。非為諂媚斯文,只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姜長煥乖乖地聽了,伸手摸一摸兩人的茶杯,又飛快地縮了回來,伸手在茶杯口上蓋了一下。含笑答應完了張先生的話,才說:“略有些燙,等溫了再喝。”才與羅家眾人打一張招呼,尋賀成章的同年們去了。
姜長煥這麼乖,是裝出來的。他知道張老先生的話在賀家很管用,有意在老人家面前賣乖。張老先生也吃他這一套,卻又覺得這裡面有些文章。只是場合不大合適,還是等今天酒席了了,回書房裡慢慢想吧。
————————————————————————————————
新科進士,父母載譽歸來,又結了一門好親,賀成章的親事,自然是沒人攪局的。羅家平輩兒們縱帶著尷尬,也很樂意與進士交好。賀家人少,他們也就跟著忙上忙下,幫著招待客人,臉上十分光彩。羅二奶奶因賀成章登一回門,夾在孃家和婆家中間裡外不是人,對著兒女很是報怨了一場,反被兒女一場好“勸”。更可氣的是,她那兒子,上躥下跳在賀家幫襯。搞得羅二奶奶回來慪了好一場氣,發誓從此再不往賀家踩。
賀家就沒人關心登門的少了這麼一個人。賀敬文的新同事們、賀成章的同年朋友們、姜正清家、林副千戶家、喬家……個個份量都很足,就是羅家,旁的沒有,就是人多。哪怕為了準備緊接而來的賀成章的婚禮很需要人手,這些人也夠使的了。羅二奶奶白生了一回氣,孃家又回不得,只得自認晦氣,被她兒女一拉,又悄沒聲兒地回來幫著張羅了。賀敬文不通俗務,地位卻今非昔比,蹭著點兒他交好的人,也能得些好處不是?
於是,籌辦賀成章婚禮的事情上,就又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了。
有了羅家幫忙,韓燕娘母女三也都輕鬆了不少。這三個,就沒有一個人經過這樣的事情。韓燕娘這個層次的經歷還是少了些,麗芳瑤芳都年輕,羅老太太知道京中舊例,精神又略有不濟,指揮都嫌累。最後還是瑤芳進言:“不如下個帖子,求見一下哥哥的恩師,請教一二。”
這位恩師,指的是賀成章的主考官,先先帝時期的狀元出身、如今的大學士、少師、吳閣老。吳閣老也是倒黴,他教過先帝,元和帝在東宮的時候,關係也挺好。因為接觸得很久,又是從小時候就知道這麼個人,對他倒還多存了幾分溫情。就是這份溫情惹來了麻煩。
元和帝寵愛吳貴妃,更喜歡吳貴妃的兒子,眼瞅葉皇后的年齡突破了三十大關,很難再生出兒子來了。元和帝就動起了歪腦筋,想給不是長子的愛子加點份量。比如,能不能讓吳貴妃的孃家跟吳閣老認個親什麼的。
吳閣老也難啊。好歹是個讀書人,皇帝雖無嫡子,卻還有個庶出的長子,吳貴妃的兒子,非嫡非長,哪條禮法都不佔,吳閣老摸摸良心,都覺得不妥。皇長子的親孃是有些不著調兒,可兒子擺在那裡了,安排幾個博學鴻儒教一教,教好了不是很正常的事情麼?
吳閣老焦頭爛額!就知道這主考官不是這麼好當的!元和帝突然想起他來一定沒好事兒。這事兒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接了,挨不捱罵還在其次,萬一吳貴妃這兒子做不了太子呢?吳閣老自己未必能看到那一天,可他一旦死了,兒孫怎麼辦?不接,現在元和帝就能搓磨了他。頭疼啊!
饒是如此,吳閣老還是很開心地接受了賀家的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