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2/4 頁)
娘》。1913年:《雪中騎士》,《布利瓊家的旅行》。共攝製了430部影片。
文森特·米納利
(VincenteMinnelli,美國)
1902年(或1908年)①2月28日生於芝加哥。①據彼特·莫里斯所著《電影導演字典》所列,米納利生於1913年。——譯者。
1942年:《空中樓閣》。1944年:《到聖路易找我》。1945年:《約蘭達和小偷》(F.阿斯泰爾主演),《齊格菲歌舞大王》。1949年:《包法利夫人》。1950年:《新娘的父親》。1951年:《一個美國人在巴黎》。1952年:《壞人與美人》。1953年:《樂隊車》。1954年:《布里加東》。1965年:《熱愛生活》(《凡高傳》)。1957年:《茶與同情》。1958年:《姬姬》(《金粉世界》),《不願參加社交生活的少女》。1959年:《奔跑而來的人》。1960年:《鈴聲在響》,《從山上搬來的家》。1961年:《啟示錄四騎士》。1963年:《另外的十五天》。1965年:《沙漠騎士》(《磯鷂》)。1971年:《在晴朗的日子裡你能永遠看見》(《梅林達》)。
溝口健二
(日本)
1898年5月16日生於東京,1956年8月24日卒於京都。早年研究美術,1920年開始當助理導演。
1922年拍攝第一部影片《愛情復甦之日》,《813》(根據莫里斯·勒勃朗的《亞森·羅賓》改編)。1923年:《魯賓莫諾》(偵探片),《銅錢王》(偵探片)。1924年:《丹東》,《無人知道的遺址》(偵探片),《山岡之歌》,《霧之港》(根據E.奧尼爾原作改編),《血與靈》。1925年:《街頭小景》。1926年:《紙人傷春》,《不給錢不打仗》。1927年:《帶孝的新娘麗莉》(根據高爾茲華綏原作改編)。1928年:《一個小學女教員的愛情》。1929年:《東京進行曲》。從1923至1929年間攝製的影片中,許多都取材自明治時代的著名小說。1929年:《都市交響樂》。1930年:《故鄉》(第一部有聲片)。1932年:《愛情復甦之日》,1932年:《可是他們還在繼續幹》。1933年:《當今的氏族神》,《瀑布飛瀉》,《祗園的節日》。1934年:《神風連隊》。1935年:《羊脂球》(根據莫泊桑原作改編),《虞美人草》。1936年:《祗園姊妹》,《浪華悲歌》(編劇:溝口健二與吉川,主要演員:山田五十鈴)。1937年:《愛與怨的峽谷》。1938年:《殘菊物語》。1940年:《大阪的女人》(《浪花女》)。1941年:《一個演員的生涯》,《元祿忠臣譜》(前集)。1942年:《元祿忠臣譜》(後集)。1943年:《第三代團十郎》(分三集)。1947年:《女人的勝利》,《女演員須磨子的戀愛》。1948年:《夜間女人》。1950年:《雪夫人的命運》(木暮實千代主演)。1951年:《武藏野夫人》(森田中主演)。(1951年:《西鶴一代女》(《春子的一生》,京町子主演)。1952年:《雨月物語》(攝影:宮川,主演:京町子)。1953年:《祗園姊妹》(重拍片)。1954年:《近松物語》,《山椒大夫》。1955年:《楊貴妃》(與香港合作攝製,彩色片,攝影:杉山,主要演員:京町子,森,山村)。1955年:《瀆神的英雄》(《新平家物語》)。1956年:《紅線地帶》。共攝製了100部左右影片。
安傑·蒙克
(AndrzeiMunk,波蘭導演)
1921年10月16日生於克拉科夫,1961年9月死於車禍。1951—1954年,拍攝短紀錄片。1955年導演:《佩藍色十字架的人們》。1956年:《鐵軌上的一個人》。1957年:《埃羅伊卡》。1961年:《轉售好運》。1964年:《女乘客》(未拍完,由他的合作者完成)。
F.W.茂瑙
(F.W.Murnau,德國、美國)
原名F.W.布隆浦,1889年12月28日生於威斯特伐利亞的茂瑙,1931年3月11日在美國死於車禍。早年攻讀藝術史,在第一次大戰期間參加空軍。1919年導演:《穿藍衣服的男孩》,《駝揹人與舞女》,《魔王》。1920年:《雅努斯的頭顱》(主要演員:C.伐伊德,M.許內喀爾)。1921年:《伏格洛德城堡》(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