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2/4 頁)
道我就不姓林?”
陳氏一笑,卻只是溫然望她,沒有再說別的。
林貞娘呶呶嘴,也不好再說別的。雖然宋朝對女子遠沒有後面的明、清兩代苛責。可到底仍是男尊婦卑。後世男女平等的思想,放在這裡就是異說。想要以女兒身祭祖,別說是林貞娘,就是再有身份、地位,再能幹的女子,也是奪不來這個資格的。
內外打掃一新,就開始準備祭祖的事兒。因著林家是上兩代才遷到定陶,所以定陶並沒有林氏的祠堂。這祭祖就只能在自家進行,雖然也是鄭重其事,但規模自然就不能與大家大戶相比。
想來早就有了心理準備,這會兒如玉倒沒有露出太過張揚的笑,或許該說是一直壓著那股子得意的,站在後面,看著林靜站在香案前祭祖,如玉抿著嘴角,眼中似有淚光。
林貞娘默默站在一旁,從頭看到尾,看著年幼卻也做出肅穆表情的林靜,她說不出心裡到底是個什麼滋味。
這還是第一次,她這樣強烈地感受到在這個時代,男女之間的不平等。明明同樣是姓林的,可是林靜年幼卻能祭祖,而她這個長女,卻只能在旁邊看著,甚至連去端那些用來祭祖的菜餚都不可以。
她很想說,那些菜都是她和陳氏做的,現在不讓她端又能改變什麼呢?
搖了搖頭,林貞娘雖然感到有些鬱悶,可這樣的日子,那一點鬱悶很快就被她甩在腦後。
這還是她在大宋的第一個新年,也是她第一次有娘陪著的新年,應該開開心心地過。
大年三十,都是在自家過的。這時候,可沒有像後世一樣去飯店吃年夜飯的習慣。不管是窮是富,只要是在家鄉,這年夜飯都是要在家吃的。甚至,一般人都不會在大年三十外出逛街竄門。
從下午開始,一家人就已經開始準備年夜飯了。就算是平時不大下廚的如玉也跟著忙乎,連帶著林靜也小大人似地坐在小馬紮上幫忙摘菜。
年夜飯,按說是要有葷的,更是必不能少魚,只是現在林家守孝,這些東西根本粘不得。哪怕再饞,也只能吃素。
還好林貞娘買了許多豆腐,大豆腐、幹豆腐,硬是用豆皮、豆乾做出了雞鴨魚肉的模樣,雖然味道上再模擬總還是差了些,可到底一桌子菜看起來真的像是年夜飯了。
吃飯時,沒有再讓林東一個人在前院吃。林貞娘特意和陳氏說了,請了林東過來廳堂一起吃飯。
從前林父在的時候,林東再拒絕,也會被拉到一起吃飯。待林父去了,林東總說不方便,才轉到前院自己一人吃。可是今天,卻是除夕夜,怎樣,都不能讓東伯一個人吃飯。
五個人吃飯,卻擺了六張小案,上首空著的那張小案,也擺了碗筷,酒杯。陳氏目光轉處,雖然沒有說話,可是神情間卻難掩那一抹悽傷。
對林家來說,這是第一個沒有男主人的新年,哪怕是明白失去的就再也回不來,可是心中的哀傷卻仍是難以排解。
眼見陳氏那般神情,林貞娘忙轉移她的注意力,“娘,一會兒包餃子你想吃什麼餡的?是蘿蔔還是芹菜?就用豆皮代替肉,一樣好吃——嗯,一會兒都不許偷懶,都得伸手幫忙。就在廳堂裡包,等包完了,也正好到時候了。咱們啊,今年是邊包餃子邊守歲……”
“包餃子守歲?”陳氏收起哀容,笑著嗔道:“還都幫忙?靜哥兒和東伯哪兒會啊?從前守歲,你爹都是的……”
笑容一斂,陳氏垂下眼簾,嘴角的笑容多了幾分苦澀。
林貞娘卻只作沒有看到,“靜哥兒不會包沒關係,就讓他在一邊給咱們背詩好了——靜哥兒,你能背幾首,就給你幾個餃子吃怎麼樣?”
林靜嘟起嘴,強辯道:“要是我背了唐詩三百首,你還給我三百個餃子吃不成?”
“好啊!只要你能背出三百首來!”林貞娘大笑,扭頭笑問:“東伯會擀皮嗎?要是不會我教你,一會兒可得擀三百個餃子皮呢!”
忍不住嘴角牽起,陳氏看看林貞娘,再看扁著小嘴的林靜,目光微閃,到底還是笑了出來。
是新年呢!她要看的,也該是新的一年了……
ps:感謝熱戀的打賞(歡迎您來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d
第九十一章 頭柱香
大年三十除夕夜,吃餃子、守歲,一過子夜,就是換桃符,貼春聯。
雖然已經是深夜,可是這個夜晚卻不似以往的每一夜那樣安靜。小城裡接連不斷的爆竹聲讓這座小城充滿了溫馨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