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部分(第3/4 頁)
地官府已經發還了你的院子;那院子現在誰在住哩,要是沒打掃,咱們就住客棧吧。”
“既然官府發還了我的財產;咱們也就有院子,當地官府幫忙照看著的,幹嘛要住客棧,我現在每月十兩五錢銀子,可不敢把自己當有錢人了。”
田地的隨從叫;劉二寶;是天津人;論起來算是田地的師弟;只是他怎麼敢和田地這種劉白羽的紅人比;自然以僕人自居;把田地當做了半個少爺;他今年才十六,在工坊鍛鍊了兩年,識字算數都很不錯了,慢慢開始做一些工坊的管理,是劉白羽第三批的重點培養物件,現在墩堡裡面的墩戶都知道劉二寶是最初跟著劉白羽許久的,將來就算是不得重用;也是富貴不愁的;自然都高看一眼;一般的老百姓客氣的稱他寶二哥,還許多人家盼著跟他結親。但劉二寶自己對這個工坊的書吏職務並不滿意,從小有著一個將軍夢的他老想去軍隊當兵,只是這種聰明;可靠;有文化的人實在太少;孔靈文手上缺人,根本不放他走。
劉二寶在田地有面前還是那個小孩模樣,他這次跟田地有出來,也是想見見他哥哥劉大寶。聽了田地有訓斥,劉二寶憨憨的笑了一下道:“田地大哥說的是;日子是的算計著花;那俺打掃就是。”
田地有伸起手,本來想如同原來一樣拍拍他頭,突然發覺這劉二寶因為營養充足的關係。也長得蠻高了,已經不是原來那個小孩模樣,自己這舉動很不得體;趕緊又把手收回來。
劉二寶還不知道逃過一劫,指著前面的蘭花招牌道:“劉大哥,看你家原來的店鋪。”
其實這裡原來也不是我家的;是我師傅的;我師父的據說還有一個孩子流落在外;想到這裡;田地有沒來由的心裡一陣緊張,對劉二寶道:“咱們先不去了,先回院子安頓好再說。”
劉二寶道:“到晚間還早哩,王家嬸嬸對我可好,要不咱們先去衣店見見他們。”
田地忍住拍劉二寶腦袋的衝動,罵了他兩句後從對街走過衣店門口,經過時瞟了一眼,正好看到王家搜子正在忙碌的苗條背影,似乎在整理衣架上的裙子。
劉二寶也在看,劉白羽有怕他注意到自己,趕緊轉頭,匆匆走過這段,轉入了井東坊。
一道街上依然臭氣沖天,劉白羽在路上建立的商業點自從人數增加後,也是髒亂差,後來退下一批充作管事的傷兵,拿棍子教這些流民學排隊學衛生,效果倒比原來的罰款還好;因為這些流民其實也罰不出什麼東西;罰了吃的;不但士氣狂降;而且對乾重活流民保持體力也是一個困難。
開了門進去看了,打掃得十分乾淨,兩人從櫃子裡面翻出被褥床單,也是清洗過的,收拾好床鋪,已快到晚飯時分,劉白羽有就打發劉二寶去衣店請身為地保老蔡過來。
劉白羽有對他交代道:“你就問老蔡就是,問問他劉弟少爺留的人在什麼地方就是;多給點好處;要對人態度好些。”
劉二寶答應後就去了,還不到一刻鐘,老蔡就急吼吼的一頭撞進來,立刻就要跪下磕頭;田地拼死拉住了;老蔡還是連連躬身行禮問好,劉白羽有哭笑不得道:“老蔡你這是幹啥,慢慢過來便是。”
老蔡激動的道:“田地少爺,劉弟大人前些日子從天津過,天津那些瞎了眼的狗官居然不讓劉弟大人透過;結果劉弟大人一聲令下;十幾艘大船;數萬門大炮就彷彿下雨一樣砸過來;打的狗官們哭爹叫孃的;最後還是好吃好喝;像供著祖宗一樣讓劉弟大人進京勤王;實不相瞞;劉弟大人臨走的時候還留下了水軍;以及新招的三千鄉勇;現在天津城裡;文官說了不算;總兵說了也不算;只有劉弟大人留下的人才說了算。劉弟大人控制天津隨時給東江和劉家莊送信,這些狗官還以為老爺'劉白羽'造反了;後來才知道劉弟大人是去打韃子,韃子都說滿萬不可敵大家日夜都有心劉弟大人的安危,豈知劉弟大人竟然立下如此大功,實在想不到,想不到。前幾日劉家莊派人送信來,說是田地大人又到了通州了,我急著跟劉東家說這事,所以急了點。”
老蔡當年在天津看田地劉二寶等孩子可憐;對他們頗有照顧;田地也覺得該報答老蔡;只是賞了老蔡五十兩銀子;老蔡卻只敢收了十兩;還滿口說謝謝田地賞賜;田地這才明白;隨著劉白羽勢力的越來越大;自己和平民百姓這個曾經的身份;卻也是越來越遠了……
249開戰前的佈局
田地有見老李頗有點真情流露,看得出是對自己和二寶是由衷的關心,突然對老李印象大為改觀,這人市儈了些,但這個年頭老百姓不市儈,早就不知道是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