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部分(第3/4 頁)
建文帝講《大學衍義》,雖然同一本書,兩人的觀點並不盡然相同。
當然,人家的差異其實是個人理解不同,和劉白羽直接給儒學換心那是兩回事,不過依照劉白羽胡說八道的本事,楊嗣昌卻是沒有和劉白羽對決的自信。
這就鎖了,戰鬥力不到五啊!劉白羽也不樂意繼續追殺這貨,而是對崇禎皇帝倚老賣老,撫摸了自己並不存在的鬍鬚:
“聽說陛下要為張江陵平反?這也不是不行,畢竟張江陵確實做了很多好事,不過,張江陵有些事就不好了,比如說要皇帝用學生禮給他奉茶,這就過了,哪有一點君臣的樣子?君不君臣不臣的,沒個樣子……”
崇禎皇帝差點沒被劉白羽噁心吐了,張江陵要皇帝用學生禮給他奉茶就是君不君臣不臣的,沒個樣子?好吧,這事情上張江陵是不像樣,可是比起劉白羽這種帶兵逼宮,那完全是小節了好吧?烏鴉嫌棄豬黑麼?
“不過呢,楊嗣昌說的再不像話,有一點也說的沒錯,我想陛下也好,許多忠臣也好,都覺得我劉白羽這次近於兵諫,超越了人臣本分——不過還請諸位放心,我劉白羽是個懶人,最喜歡的就是草堂春睡足了……”
“青山居士,你這帝師進城一個多月,把六部,內閣,陛下踢到一邊,大包大攬的……”溫體仁陰沉沉的說道。
“我聽說朝廷中的文官有三無,一是無恥,二是無腦,三是無能!簡簡單單的事情辦不好,而且還不改,我劉白羽身為帝師,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一點一點教,一點一點改,大明朝又沒有那個時間了,所以只能這樣大包大攬,以後就是一群豬,蕭規曹隨總是會吧……唉。”劉白羽搖頭嘆息。
“青山居士,你這帝師大家自然信得過,不過閣下的家奴辦事能力就比六部官員還強,那就……”溫體仁質疑著,同時試探劉白羽是不是以退為進,懶著不走,只是表面上唱高調。
“自然是要走的,權力這玩意聽著好聽,實際上時間長了,熬人心血,讓人少活十年都……總而言之,我劉白羽不是給人留下一堆爛攤子的人……”
“口說無憑,既然青山居士,你這帝師沒有私心,只是臨時執政,那就請把賬本,人事,一起交出來好了!”溫體仁步步緊逼。
“這是自然,賬本,人事都在後邊的箱子裡,一起交出來好了,還請相關的官員檢驗好了。”劉白羽雲淡風輕的說道。
崇禎皇帝和溫體仁才不信劉白羽真是正人君子,不趁機在北京城這塊肥肉上大吃一口,本來是把劉白羽這個瘟神送走就可以了,但是劉白羽主動把把柄送上來,不趁機敲打一番,那就是老實人了,而政治這玩意,哪朝哪代老實人是沒法做到最頂端的不是?
但是崇禎皇帝和溫體仁,隨著劉白羽帶來的賬房喊出的一個個精確的數字,卻是大吃一驚——劉白羽用來記賬的都是現代記賬法,每一筆支出都要有主管,時間,經手人三重保險,比朝廷的流水賬難做手腳了許多。
而且只是簡單的心算,崇禎皇帝和溫體仁就發現,劉白羽短短一個月裡面,就給朝廷進項了兩百多萬兩的白銀,還打掉了許多勳貴,太監,等等既得利益集團一些崇禎都不好動,甚至不敢動的毒瘤,尤其是查抄晉商,僅僅是京師一地,就查出五十多萬兩銀子!
崇禎皇帝氣的臉色刷白,他是知道有些既得利益集團吃相難看的,只是萬萬沒想到有些既得利益集團吃相會如此難看!尤其是晉商,崇禎皇帝其實知道晉商在蒙古草原上的業務的,和滿清有點來往是不可避免的,不過像一些晉商那樣,不但給滿清出售物資,而且還給滿清提供地圖,明軍布放虛實——做到了滿洲探子想做做不到的事情。
“晉商,晉商!好個晉商,通敵賣國,死不足惜,當誅九族!死不足惜,當誅九族!”崇禎皇帝氣的喊出聲來,在皇宮內部迴響的聲音,震得人耳朵都嗡嗡亂響。
溫體仁卻是和崇禎皇帝這個中二皇帝不同,溫體仁從劉白羽提供的晉商資料來看,隱約明白了劉白羽的思路,他這麼做,是要打擊明朝的威望!
劉白羽這一手打出,崇禎皇帝立刻陷入了兩難的局面,勳貴,太監等既得利益集團還能含糊過去,晉商通敵賣國,按照大明律的確是死不足惜,當誅九族!
但是……政治和法律從來不是一回事!商通敵賣國,按照大明律的確是死不足惜,甚至當誅九族,可是問題就在於當誅九族身上。
畢竟晉商系統是壟斷了北方的大半金融業,以及關內和蒙古的貿易,舉足輕重,身為現代人,金融業的力量大家都知道,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