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部分(第2/4 頁)
麼?”
“天上掉兵下來,人也摔死了……我的意思是借兵,學宋朝借兵……”
“蒙古已經被滿洲韃子征服,林丹汗生死不知……”崇禎皇帝搖了搖頭。
“蒙古又不僅僅是林丹汗,蒙古汗國多了去了——算了,維拉特蒙古,或者說瓦剌,陛下總知道吧?”
大明朝沒有漢唐的那種視野,蒙古草原上的遊牧部落騷擾中原,就被重視,否則就是不管人家西遷還是北上,直接就是一句遠遁漠北完事。
雖然大明朝在英宗時代,土木堡被瓦剌的也先打臉,17世紀到18世紀,準噶爾部控制天山南北,在西起巴爾喀什湖,北越阿爾泰山,東到吐魯番,西南至楚河、塔拉斯河的廣大地區,建立史上最後的遊牧帝國。宗教上他們信奉藏傳佛教,對西藏也有一定的影響力。
不過哈密衛在正德八年(1513),拜牙即投降土魯番,哈密為土魯番奪取之後。
終正德一朝,明朝雖先後派員、派兵興復哈密,均未成功。嘉靖初年,土魯番多次興兵攻擾肅州等地。明廷內部因大禮議之爭,就收復哈密事掀起“封疆”之獄,處置了甘肅巡撫陳九疇等四十餘人後,明朝最終失去對哈密的直接控制。【哈密服屬土魯番,但每年為了經濟利益仍嚮明朝入貢。】
既然無法恢復哈密衛,那就只好把哈密衛當成類似日本那樣的化外之地好了,而大明朝在萬曆時期和日本交戰,邊軍損失慘重,國家耗費無數錢財之後,還把日本戰國的歷史弄的一塌糊塗,所以對於準格爾不清不楚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準噶爾部騎兵有幾十萬,內部又有數個小汗,心不齊,不足為患——陛下可以接準噶爾部來對付滿洲韃子……”
“騎兵有幾十萬那豈不是比建奴還強,土木堡之變的瓦剌???”崇禎皇帝自動忽略了劉白羽說準噶爾部內部有數個小汗,心不齊的事情,昔年土木堡之變的時候,也先不過幾萬騎兵就攪得明朝天翻地覆——現在明朝可和英宗時代比不了,準噶爾部騎兵有幾十萬,力量確實也先的十倍左右,崇禎皇帝如何敢玩火?
“如果陛下不放心準噶爾部,還有外援可以依仗。。”
“還有外援可以依仗?這東北是滿洲韃子,西北是蒙古人?老師說的外援莫非是來自漠北的蠻荒之地麼?”崇禎皇帝好奇的問道。
“這…。。人家來自滿洲北邊,不過不是漠北,而且羅剎人根基實在極西的歐洲……”
劉白羽這回被古人難住了,只好準備拿一副地圖了。
這也不怪崇禎皇帝,畢竟俄羅斯人在遠東最積極的擴張是在清軍入關到鎮壓吳三桂前後,而且還不是正規軍而是一些探險隊,流放的罪犯之流,也不敢學著一下西歐商人,冒充使節來大明騙吃騙喝,而且說句不好聽的,因為路途遙遠的原因,加上這個時代的交通,到底這些俄羅斯人在遠東佔了多少地方,沙皇陛下都未必知道,崇禎皇帝不知道更是情有可原了。
劉白羽拿出了彩色的世界地圖,命人高高掛起,這兩張多高,一丈多寬的彩色的世界地圖立刻就讓大明朝的文官們震撼了……。
大明朝的文官們被震撼的過頭,一時間居然把借俄羅斯兵的事情忘記了,對著地圖失去了文官的修養……。
畢竟這幅彩色的世界地圖彷彿一記沉重的耳光,打碎了大明朝的文官們天朝世界最大的迷夢。
“怎麼可能,我中華地大物博,可是看青山居士你的這幅地圖,很多蠻夷還大過了我中華!”
“大驚小怪的,蒙元是蠻夷不?人家比大明大吧,蒙古四大汗國,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和伊兒汗國。窩闊臺汗國大明朝別說是極北的金帳汗國,就是察合臺汗國也沒把人家怎麼的吧?”劉白羽吐糟道。
“這,青山居士說的固然沒錯,可是這世界上和大明土地不相上下的大國也未免太多了。”
“也沒多少吧,也就那麼幾個罷了……”劉白羽覺得大明朝的文官們是少見多怪了,後世的中國九百六十萬,也還沒有加拿大和俄羅斯大,就現在明朝基本被抽回中原十八省的架勢,還想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國麼?
“但是也太多了點……不過青山居士,這突厥是怎麼回事?突厥不是已經被滅族了麼?”
一個文官看著橫跨歐亞非三週的突厥帝國問道。
“突厥?奧斯曼土耳其吧,突厥的親戚,血脈剩下不了多少了。”
“哼!原來是一個雜胡!想來和蒙元是一路貨色,不過是暴發戶罷了!”又一個文官吐糟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