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部分(第3/4 頁)
,崇禎皇帝下令讓精通火器的孫元化在登州操練新軍,按照袁崇煥的意思,用東江軍將領孔有德為指揮…………。
365西班牙大方陣的致命弱點
出乎劉白羽的意料,這次明軍請來的教習還是相當靠譜的,不是隨意拉來幾個澳門的葡萄牙人湊數,而是著名的瑞士僱傭兵不過名字比較西班牙化,叫岡薩雷斯,還有一個德意志的軍官,奧地利人,和奧斯曼土耳其長期作戰的,叫鄧肯。
岡薩雷斯不愧是僱傭兵出身,十幾兩銀子砸下去,就和劉白羽半生不熟了,鄧肯卻不愧是被官場排擠出來的,見了劉白羽也沒個笑臉,就知道冷個臉沉默不語。
“大人您的西班牙大方陣在我看來,比西班牙人的還要嚴正,對付東北方的野蠻人,那是不值一提……”岡薩雷斯漢語熟練,中國官員拍馬屁的本事一樣熟練,把劉白羽拍的舒服不已,好半天才問出一句
“岡薩雷斯先生,你說了一大串的優點,可是萬事萬物,有一利必有一弊,總不會沒有半點缺點吧!”劉白羽畢竟不是龍傲天式樣的穿越者,可不覺得自己這套七拼八湊的東西就是天下無敵了。
岡薩雷斯討好的笑道:“缺點自然是有的,畢竟我們不是上帝,就是太費錢了,畢竟長槍兵這種消耗品,也要穿鋼甲,實在是過於奢侈,歐洲可沒幾個諸侯能玩得起……”
鄧肯實在是受不了岡薩雷斯的無恥,冷哼一聲:“大人,你的部隊固然是武裝到了牙齒,但是建軍思想卻是大有問題,這次在貴國首都的會戰,實際上是打了野蠻人一個措手不及,如果堂堂正正的開戰,大人勝負只怕只有一半,甚至一半都沒有。”
岡薩雷斯聽到鄧肯這個白烏鴉又開始語出驚人,卻是哼了一聲,不再搭理此人,顯然受夠了此人的臭脾氣,不想和他再多說話。
“鄧肯先生,你有什麼意見可以說出來,我劉白羽洗耳恭聽!”劉白羽覺得鄧肯的意見很忠懇,這次北京之戰,被吹的神乎其神的長槍方陣,大多是起到了防禦作用,根本就沒有和一些文學作品裡面吹噓的那樣,長槍方陣每次出槍都把面前一排清軍齊齊戳死,自己基本沒損失,最後清軍死掉幾百,自身損失幾個。
出槍的方式是前排都側轉45度出槍共計側翼,然後後排槍兵出槍直戳敵人,防止敵人近身,總之就是清軍對長槍陣無計可施,想近身都衝不進去
“槍陣這東西本來就沒什麼可破的,人類都用了幾千年了,我們歐洲人用槍陣跟穆斯林打也是敗多勝少,西班牙人的方陣也不是那麼難學,也沒看到東歐諸國學了之後就能穩贏奧斯曼土耳其。”鄧肯冷冰冰的說道。
“缺乏騎兵,就很難把優勢變為勝勢。最後被磨死或者戰局出意外的可能就高了,很可能打成土木堡那樣求戰不得求變不可的窘迫樣了
。。。”劉白羽若有所思的說道。
“所謂的長槍方陣,主要是防禦對方騎兵的,事實證明,在冷兵器時代,長矛是最適合正面對抗騎兵的戰術武器。沒有之一。而且長矛兵最大的優點還不僅僅是對付騎兵,而是一群人佇列走得像樣就能上陣了。
這點劍盾手無論如何比不上。”鄧肯點了點頭。
鄧肯不愧是戰鬥在對抗奧斯曼土耳其前言的德意志軍官,腦子裡的貨色不是岡薩雷斯這個民兵頭子能比的,很多事情還真是讓劉白羽這個道聽途說,只會用錢砸人的票友開了眼界。
歐洲長矛兵的興盛是由於自中世紀起那裡的主要突擊力量就是重甲騎兵,而能有效阻滯重騎兵馳突的步兵兵種就是長矛兵。依靠長矛兵結成方陣阻擋敵人重騎兵的衝擊,掩護弓箭兵以及後來的火銃手射擊敵人,是西方步步擊敗重騎兵的唯一可行方法。因此長矛兵的興起只是西方這一特定戰術環境造成的結果,並不代表長矛兵在與其他兵種的戰鬥中能所向無敵了。
事實上,就是在西方,長矛兵方陣遇上同等訓練有素的重灌刀(劍)盾兵也往往是凶多吉少。如馬其頓步兵方陣被羅馬軍團殺得慘不忍睹,即使是近代長矛兵方陣鼻祖的瑞士方陣在6世紀初期也被當時仍以刀(劍)盾兵為主力的西班牙軍隊大肆屠殺。
長槍方陣對著劍盾方陣一開始齊刷刷扎倒一兩排人是很正常的,後面就絕對會被人擠進來了。除非你用疊陣,弄出雙倍的槍頭來。不過即使這樣也很容易被人擠進來。事實上,早在契丹的遼軍時代,就會“(面對)列陣(宋軍)不戰”了,宋軍就是玩的重步兵加長槍方陣,和劉白羽現在的這套是一個路數。
但是歐洲和中國戰爭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西方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