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2/4 頁)
演了。
182錦衣衛打錦衣衛
而且江南的工商業同樣受到了重大打擊;劉白羽生死不知的訊息傳來;就有人開始恐慌性的拋售鹽票和糖票;劉白羽的商業網點堅持鹽票和糖票的支票性質;到期的是都給全額兌換;不到期的打折也不換!
這就造成了江南商業的恐慌性崩盤;中小企業紛紛破產;大企業也收縮業務;裁撤員工;等待風向……
如果不是崇禎裁撤了稅監;礦監等駐外機構;只怕江南衝擊稅監;礦監的風潮會再度興起!
雖然這年頭工人階級沒有農民階級成為流民綿延數省那麼有戰鬥力;不過在城市裡瞬間破壞能力卻是遠在後者之上;找不到稅監;礦監;就直接對當地的錦衣衛撒氣;經過二百多年的時間;江南的錦衣衛除了象小無賴一樣勒索一點地方;也沒別的本事了;那裡架得住這種動不動數萬人的**?於是在江南出現了群體性的驅逐錦衣衛運動。
當然就像驅逐稅監;礦監的時候;為了自保;當地衙門置身事外也就罷了;甚至有站在工人一樣;對驅逐錦衣衛煽風點火的……
江南亂成這個樣子了;自然今年的財政收入都是浮雲;甚至江南地方官還要求崇禎出錢呢!哪裡能收上來幾兩銀子?再加上天啟時期和劉白羽一起做生意每年皇家分潤的上百萬白銀自然也是沒有了;崇禎的財政赫然出現了二百多萬兩的大窟窿!
但是這個時候袁崇煥為了安撫因為毛帥被冤殺後暗流湧動的東江軍;還大幅度增加了關寧和東江的餉銀;大明朝的國庫是支出赫然又多了四百萬兩。
這一進一出每年就是六百多萬兩白銀啊!崇禎又沒有位面商人系統這種點石成金的金手指;自然就焦頭爛額了……
應該是說崇禎頗有些現代的鍵盤政治家的風範;有自己的一套開源節流的理論;當然首先是節流:他理所當然的認為;既然朝廷的衛所軍雖然腐爛不堪;也還是兵;也得養著維穩;不過什麼驛卒之類說的好聽那是郵遞員;說的難聽些就是伺候人的奴才那麼養著也沒用不是?當然崇禎這麼想也不是不對,事實上他裁員驛卒除了一位名叫李自成的銀川驛卒之外,其餘的似乎也沒惹出手麼大亂子……
然後就是反腐兼節流了,崇禎深深知道,黃河河工那是不折不扣的黑洞,無數官員在裡面上下起手,朝廷現在缺錢,哪裡經得住他們玩這個?再加上崇禎實在是缺錢,於是一拍腦袋,直接把黃河河工停了……。
當然崇禎皇帝同樣也做了開源的工作,既然南方的政府已經瀕臨癱瘓,山東附近又是流民烽煙四起。那麼就在陝西,河南加稅好了,什麼文官們拼死反對?只要一提到加稅,文官們有不反對的麼?那咱就以清理舊欠的名義,要求陝西,河南還清舊欠沒啥問題吧?欠債還錢總是天經地義的吧……。
總而言之,崇禎在歷史上的錯誤又被這位現在一點不漏的做了一遍,而且因為劉白羽這強力滋補藥消失的副作用,連歷史上問題不大的山東附近都再次大亂了……。
現在是天下皆亂,這哪裡是葉向高相信的那樣拍個桌子,地方上官員上書皇帝能解決的?至於葉向高擔心的山東出現類似驅逐稅監;礦監的**,其實山東各地的官員還巴不得出事呢。
因為崇禎認為劉白羽在山東勢力吹氣球一樣的膨脹,山東官員必然是和劉白羽蛇鼠一窩,於是派出了諸多錦衣衛對山東官員吹毛求疵,找出種種罪名鎖拿進京,早就讓山東官場人人自危,只是山東手工業沒有江南那麼發達,山東官員想效法江南搞**驅逐稅監;礦監也是相當吃力,這才沒出現什麼官府組織的**這種明朝特有的奇葩玩意——不過明面上的安寧自然不能壓下各地蠢蠢欲動的潛流,頂多也就是掩飾罷了,這些不滿的種子其實也就需要第一個火花罷了……
山東臨清縣一個郊區的破房子裡,這周圍都是許多因為逃荒而空無一人的鬼宅,蛇鼠的樂園,偶爾還有一聲狼嚎,誰也沒想到裡邊居然有幾個人在密談。
“老杜,你真的決定了?”
“那是自然;衝進縣衙去救李大人和關大人!然後……”
“然後你就造反了?”
“不造反還能怎麼辦?李大人和關大人還是朝廷命官呢,審他們不也就是錦衣衛們一句話的事情?造反之後請出老爺,請他做皇帝!”
杜光久因為被劉白羽強制鍛鍊,滿身肥肉大部分變成了肌肉,看上去倒也健壯了許多,不是原來酒囊飯袋的樣子了。
“還真沒想到,您杜光久沒去出賣老爺,畢竟老爺對別人有大恩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