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第3/4 頁)
跟著莽古爾泰的德格類看的連連搖頭,連話都說不出來,莽古爾泰看了一直在搖頭,最後終於忍不住說道:“明朝內陸的城池是不是隻能防備土匪啊,這種東西完全防備不了正規軍麼。”
“這要是能儘快趕工,還是能彌補的!”德格類覺得莽古爾泰說的有點太絕對了,急忙出言提醒。
“你不懂得,明朝要有那個效率,我們滿洲人還是會林子裡當獵人的好……算了還是先幹好我們自己的事情吧。”
兩日後,浩浩蕩蕩的後金軍佈滿遵化北面的山野,各旗分部結營,旗幟營帳漫山遍野,在兇橫的旗人動不動就斬首,斷手的酷刑威脅之下。無數新收的漢人包衣揮汗如雨,挖掘立營的壕溝。眼前部分已超過五萬人,官道上還有源源不斷的大軍趕來,順著遵化河的方向依次下營。
198武知縣
皇太極象徵大汗的大氂出現在北山下,他望著眼前遵化年久失修的城池久久無語,本來早就制定好了對付趙率教的計策;可是遵化的城防實在是讓人忍不住就去試著攻打一下;畢竟趙率教的部隊馬力受損;已經由強軍變成了弱軍;而遵化又是出乎意料的脆弱;很難讓人不下決心試一試。
沒錯;皇太極在軍事會議上是制定了方略;早就做好了圍困趙率教部隊;使他們馬力進一步削弱;而後被崇禎強令出擊;然後在運動中消滅的完美計劃。
但是這個計劃對於後金本身是完美無缺的;對於要圍困趙率教的後金貴族來說;可就不見得那麼美妙了;畢竟滿貴的宣大軍;袁崇煥的關寧軍都在遵化附近;滿洲的大軍開往北京;圍困趙率教的後金部隊萬一被三者夾擊;豈不是哭都哭不出來了?
這事還真是可能的;畢竟對於明軍來說;跟著後金主力走和跟著老虎走沒啥區別;可是圍攻後金的偏師就完全不一樣了;就算不成功也可以避開和後金主力作戰的風險我軍和後金偏師作戰;斬首幾十;自身損失慘重;也就交代的過去了不是?
畢竟後金其實就是明末軍隊制度的加強版本;也是兵為將有;要說搶糧食捏軟柿子大家搶著幹;要是啃硬骨頭啥的;那就呵呵呵了。
皇太極自然也知道這些兄弟的德行;立刻開出價碼:
“誰留下來圍困趙率教,損失的丁口和物質從公立補!而且困住趙率教,讓他馬力耗盡,就算是全功,如果關寧軍和滿貴靠上來,可以相機而動,允許撤退!”
這樣就沒問題了,解除了後顧之憂的一眾後金軍事貴族都陪在他身邊,代善、濟爾哈朗等人神情凝重。多鐸、阿濟格、豪格等人反而神情興奮,有些躍躍欲試。
“不過這頭陣還得我來打,馬上我就抽調精銳白甲驅使包衣試探下,然後再趕些尼堪進城!我到看這小小遵化到底有多少糧草!”皇太極陰沉這臉說道。
皇太極的試探自然是被趙率教抽了回來,而且還死了近千新收的包衣,不過皇太極也不在乎,反正漢人有的是,再抓就可以了——不過這試探極有價值,雖然趙率教老於軍伍,配合遵化的民團,在四個方向收的中規中矩,預備隊也出現的及時,可是守城器械明顯不足,連石頭都不是很夠,卻是漏了老底……。
於是當天下午,按照在關外攻下遼陽,瀋陽的老辦法,後金部隊退後了幾里地,把抓來的數萬百姓趕到遵化城去……
這是一個露水很足的天氣,早上的低溫凍徹心腹,被清軍驅趕的數萬百姓穿著一身單衣,哆哆嗦嗦的走到遵化城門前,有氣無力的叫嚷著:
“行行好,讓我們進去吧,幾天沒吃東西了!”
“肚子裡都是野菜,渾身沒力氣,樓上的兵爺,求你們放我進去吧,我給你們做牛做馬啊……”
其實能出聲的還是強壯有力的,老弱的人,兩眼無神,彷彿殭屍一般挪著步子,一停下來就軟在地上,逐漸沒了生氣,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當然所謂強壯有力的,其實也好不到哪裡去,許多人身上所謂的衣服也已經變成了一條一條的布條,面板灰白,行動緩慢,跪在地上對著遵化大門哭喊著,想求得一條生路。
“趙軍門,快開城!快開城!這下面都是我大明的百姓啊!這下面足足有數萬人命啊!”武知縣對著趙率教哭嚎著,指著城外的百姓,雙眼緊盯著趙率教。
“不開。”趙率教閉著眼睛養神,只是短短的回覆了一句,語氣短促有力,毫不猶豫。
“不開城的話,就是數萬人命!這數萬人在外面衣食無著,能挺幾天!趙軍門,你沒有妻兒老小麼?就真的忍心麼!”
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