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頁)
小事物上能做到真誠,真誠就會顯現出來,顯現出來就會漸漸顯著,漸漸顯著就會彰明,彰明就會感動萬物,感動萬物就會變革民心,變革民心就會感化民眾。只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感化民眾。像陳誠一樣,以一顆真誠的心感化了三百零三位兄弟緊緊地團結得如一個人。所以,我們每個人的一言一行,都要起到感化民眾的作用,任重而道遠啊!”陳昊兩隻眼睛燦若晨星,衝著陳興,活似一位老夫子又向學生提問:“你也說一下見解。”
陳興專心一意聽著陳昊的說教,突然要他說話,一時還是反應不過來,他傻笑著搔著頭皮,想了又想,才慢條斯理地說:“大人,你所做的所說的從來都一致,表達出一種用意,就是要我們明白‘誠信’的重要性,希望我們每個人都用誠實來取信於人。因為其誠是人的自我守善,而道是人自己引導自己。真誠,貫穿於一切事物的始終,沒有真誠就沒有萬物,因此,君子以真誠為貴。真誠,並非只是自我完善,還要用來成就萬物。自我完善,是仁義的表現;成就萬物,是智慧的體現。天賦的真誠品德,是結合了天地內外的道理,因此隨時運用而無不適宜。正如大人親身至紫霞洞會見蠻王一樣,用誠心誠意感動了蠻王,用信譽和聲譽取信於十八洞洞主,取得了和會俚人成功。”
陳興說完,抬頭望著陳昊。陳昊朝陳誠和陳更笑笑,滿意地說:“陳誠和陳興的話都說到我的心裡,我很高興,你們對‘誠信’的理解很深透。你們還要明白,至誠是不間斷的,不間斷就會長久延續,長久延續就有效驗,有效驗就會悠遠無窮,悠遠無窮就會廣博深厚,廣博深厚就高超明智,廣博深厚,就能承載萬物;高超明智,就能覆蓋萬物;悠遠無窮,就能使萬物生長。廣博深厚可以與地相配,高超明智可以與天相配,悠遠無窮可以像天地那樣永無止境。這樣,不表現卻很明顯,沒有活動卻有變化,無所作為卻自然成功。天地的道,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它自身誠而不貳,化育萬物,不可測度。天地的法則:廣博、深厚、高超、精明、悠遠、長久。我們現在身處南蠻,面對土著俚人,要按照實際情況,實事求是,耐心細緻地引導,教化尚未惡化的所有人,達到下南蠻開疆拓土的目的。只要我們齊心合力,生死與共,至誠到信,天地會暢我們洪福,世間沒有什麼事情做不到的。”
陳誠和陳興同時點頭稱是,陳誠還說:“大人,你的雄心、苦心,在下都十分明白,我們會緊跟著你,幫你挑起開疆拓土,教化俚人的重擔。”
一直在靜靜地凝神傾聽的阿山哥和蠻王龍鵬突然先後提出疑問。阿山哥情緒激動地說:“大人,你們說的至誠,道理十足,感人至深,我們俚人也是十分誠實的。正是由於誠實,蠻王和公主才遭到了趙飛的毒手,你們給我說,是什麼道理?”
蠻王龍鵬也一臉茫然地問:“你們說的至信,完全在情在理,叫人感動。可是世間好人壞人都長得一個樣,你們叫俚人相信誰,又取信於誰?”
“你們問得好,問得有意思。”一直沒有說話的陳更開腔了。“俗話說,人員過百、形形式式。一樣米養百樣人。人雖然長得一個人樣,可是由於環境不同,受的教育和影響不同,自然就出現了多種多樣思想性格的人,對待事情事物,就有善惡好壞之分,就好比陳昊和趙陀,陳誠和趙飛一樣。怎樣才能識別,分清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還是要靠每個人自己慧眼識人。識辨人,是人生的學問,所謂‘見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就是這個道理。人活在人世間一定要和人相處,幫助人、支援人、依靠人、救護人,在這個人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誠’和‘信’至關重要。一個誠信的人,即使一次或者多次被沒有誠信的人欺騙或者玩弄,到頭來是會清醒地認識對方的卑劣行為和詭秘手段,誠信還在,只不過吃點苦頭罷了。然而沒有誠信的人呢?他以害人開始,以害己告終,到頭來身敗名裂,成為人類的狗屎堆。你們好好想一想,要當哪一種人呢?做好人壞人都是由自己選擇的,人生的路也是自己走出來的,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教化,學習提高學問,修身養性,所有這些,都離不開文化教養,這就是俚人所缺欠的。也就是我們立志要幫助你們的。不過你們自己也要爭氣呀。”
陳更的一席話,說得蠻王龍鵬、阿山哥和十八洞洞主心服口服。他們雖然不懂得文化教養是什麼,可他們已經知道“誠信”的重要性,知道俚人和漢人相差得太遠了。於是,蠻王龍鵬誠懇地說:“親家老爺,俚人的希望都寄託在你們的身上了。”
阿山哥也感慨地說:“俚人的開化鴻蒙已經迫在眉睫,引導俚人擺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