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4 頁)
“嗯。”床上的女子懶懶地應了一聲。
墨月拿著空碗小聲推門而出。
聽著那吱呀的闔門聲,葉靈霜一雙眸子猛地睜開,無神地盯著頭頂的灰青舊賬子,許久許久,眼裡的晶亮如黑夜裡的星辰,耀眼得可怕……
***********
“皇上,不如奴才去尚藥房取點傷寒藥吧。”李福升弓著身子小聲詢問道。
低頭批閱奏摺的大晏帝淡然道:“不必了,朕無恙。”
似乎知道皇上憂慮何事,李福升又低頭道:“奴才取藥的時候不讓執事記檔,太后和幾位娘娘就不知道了。”在皇上身邊呆了許久,早已成精的李福升哪裡不知道大晏帝的煩惱,每次一個小病小傷寒,太后和幾位娘娘都要送來大大小小的補品,皇上不好拂了面子,特別是太后送來的一堆補品都是儘量服用了。有時候皇上乾脆藏著病,免得惹來一堆麻煩。
大晏帝低垂的眼微抬,掃了他一眼,“不必了,朕確實無甚大礙。”似乎想到某件趣事,皇帝抿嘴一笑,翠荷殿的那個小女人吃了那麼多水都無恙,他又怎會有事。
對於皇帝嘴角那很快閃過的笑意,李福升微微詫異,隨即又裝作毫不知情地低下頭顱。
“皇上,翻牌的時辰到了。”李福升偷偷瞥了一眼站在殿門外的小公公,使了個眼神,那人便小跑著進了殿中,低頭躬身,將盛有不同侍寢牌子的木盤舉到皇帝面前。
大晏帝快速瞟過那材質不一的牌子,拂了拂手,興趣乏乏,“拿下去吧,朕今日歇在龍闕殿。”那小太監聽到吩咐便保持舉盤的姿勢躬身出了蒼鑾殿。大晏帝批閱奏章或者私見大臣的時候一般都是在書房蒼鑾殿,而不想去後宮寵幸妃嬪的時候便呆在自己的寢宮龍闕殿。那龍闕殿是不準任何妃嬪進住的,只有與皇后大婚的三天兩人歇在那裡,過後,皇后便住回後宮裡的中宮,位於東西六宮之首,離龍闕殿最近。
李福升見皇上沒有就寢的打算,便悄悄地往後退去。
“李福升。”大晏帝忽然叫住了他。
“奴才在。”李福升立馬頓住腳步,低頭應聲道。
“現在是什麼時辰?”
“回皇上,戌時剛至。”李福升恭敬答道,思索著皇上是不是準備就寢了。
大晏帝不再言語,只是一雙眼睛從手中的奏摺移開,望了門外的夜色一眼,腦中忽地出現那張含淚欲泣、滿是倔強與羞憤的小臉。
“翠荷殿的主子怎麼樣了?”
皇帝的問話讓李福升微微閃神,李福升只是怔了一下便立馬答道:“回皇上,劉太醫說只是受了涼,便開了些祛寒藥,其他的無甚大礙。”
大晏帝淡淡地嗯了聲,“將這裡收拾下,朕回龍闕殿歇一晚上。”
“奴才明白。”李福升走上前,動作利索地收拾起堆滿奏章的書桌,見皇帝朝外走去,便對門口的兩個小太監遞了個眼神,兩個小太監立馬跟在身後,小心伺候著大晏帝回了不遠處的龍闕殿。
直到幾人走遠,李福升才吁了口氣,皇上心思最是喜怒無常,他們這些做奴才的必須時刻揣摩主子的心思而又不太過,拿捏好這分寸著實不是一件易事。而今日,每年的這個時候皇上從不招任何人侍寢。
六月初八,這是皇上生母的忌日。那個曾經寵冠後宮的美貌女子不知何因被先皇打入冷宮,最後心殤絕望,投水自盡。
是了,翠荷殿以前是個冷宮,住的便是皇上的生母蓮妃,而幾里外的小蓮池正是蓮妃投水的地方。
作者有話要說:雖然,奴才這個詞專屬清朝,但是吾獨愛之,so。。這裡就這麼叫吧
今個兒是中秋佳節,妹紙們,中秋節快樂!。。。(*^__^*)
為了慶祝美好的中秋佳節,不要忘了撒花之~~~~
06、皇帝忽訪
“昨個兒晚上,皇上又未招任何人侍寢?”軟榻上的女子柳眉杏眼,綰著凌雲髻,髻上插桃花紫玉簪,娟紗金絲繡花長裙襯得她多了幾分高貴雅緻。
“回娘娘,皇上昨晚上歇在了龍闕殿,未曾招人侍寢。”身邊幫她捶著肩膀的婢女錦玉連忙回道。
另一個婢女錦雨將門外丫鬟遞來的金絲燕窩粥端了過來,“小廚房剛做的燕窩粥,娘娘仔細著燙。”
孟含玉滿意地看了兩個貼身婢女一眼,滿意地笑了笑,豔若三月桃花,“錦雨自本宮進宮就跟著,如今已有整整三年,錦玉也跟了本宮將近一年。若是哪一天你們想嫁人了就跟本宮說一聲,本宮定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