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3/4 頁)
正因悶油瓶拆手電筒的熟練手法而神遊太虛,結果手電筒的燈光突然暴漲,瞬間刺目的光芒,我的雪盲後遺症還沒好,刺的我立刻就閉上了眼睛,即使閉著眼睛,眼前也似乎有一層紅色的光芒在流動。
微微用手擋了片刻,待眼睛適應光芒後才逐漸睜開,頓時,眼前的景象讓我目瞪口呆,不、不僅是目瞪口呆,簡直已經連呼吸都停頓了。
此刻,由於光芒的擴散,那團黑影的真面目也顯露出來。那確實是一具棺槨,似乎是木製的,棺槨是漆黑的顏色,上面刻滿了密密麻麻的浮雕,由於距離太遠,憑藉著浮雕給我的感覺,我覺得應該是麒麟圖案,當然,這些並不是最主要的,真正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具棺槨,是浮在空中的!
我見過西王母國的懸空鼎,但那是由青銅鏈條吊起來的,而我眼前的棺槨,周身沒有任何鏈條纏繞,下面沒有任何物體支撐,就那麼直接浮在虛空中,紋絲不動。
我幾乎懷疑是不是自己眼花了,忍不住揉了揉眼睛,這時,旁邊的胖子驚呼道:“操,這墓神了,棺槨懸在空中,這又沒有飛機,胖爺還怎麼開館吶?”
搞了半天,這胖子驚訝的不是棺槨為什麼懸空,而是在考慮開棺的事情,我忍不住提醒他,道:“這懸棺簡直是個妖物,你還真敢想?”
胖子眼中滿是興奮,聞言拍了拍我的肩,道:“在妖也是棺材,大不了裡面躺具粽子,胖爺拍死的粽子都能組成萬里長城了,還怕多它一個,只是……嘖,這可怎麼上去?”
吹牛也太不靠譜,用粽子砌長城,五芳齋還不關門破產了,我打擊他道:“這具棺槨懸在空中,你要是上去,這重量一加,沒準就掉下去了,到時候我可沒法兒給你收屍。”說完,我看向悶油瓶,發現他神色已經如常,看向懸空棺,並沒有任何驚訝的神情,我忍不住問道:“小哥,你知道這棺槨是怎麼回事?”
悶油瓶點點頭,指了指棺材底下,淡淡道:“是氣流。”氣流?我自認為沒有達到張博士如同百科辭典的能力,對於悶油瓶給的三個字疑惑不已,胖子到是開竅,道:“難道這棺槨是被氣流吹起來的?”
氣流?吹棺槨?開什麼玩笑?我剛想嘲笑一下胖子不靠譜的想象力,悶油瓶卻點了點頭,淡淡道:“伯努利。”
伯努利?這三個字我好像在哪兒聽過,在腦海裡努力回憶一翻,模模糊糊的記憶頓時讓我一個激靈,伯努利?悶油瓶居然會知道伯努利?我頓時像看怪物一樣看著他?
1726年,國外科學家伯努利,發現了“邊界層表面效應”:既流體速度加快時;物體與流體接觸的介面上的壓力會減小,反之壓力會增加。
為紀念這位科學家的貢獻,這一發現被稱為“伯努利效應”。
伯努利效應適用於包括氣體在內的一切流體;是流體作穩定流動時的基本現象之一,如果用比較專業的術語,大多數人可能覺得十分遙遠,我記得第一次聽說這個詞,是在大學的一堂選修課裡,導師當時舉了幾個很生動的例子,比如為什麼船揚起帆就可以快速前進,為什麼用吹風機吹乒乓球可以使它懸空,為什麼鋼鐵的飛機可以飛上天,這些都跟氣流有關,而改變氣流,就可以控制物體周圍的壓力,即便是飛機,都可以飛在空中,那麼一具懸浮的棺槨,又有什麼好稀奇的呢?
我立刻去打量那具棺槨,這時才發現了一些奇怪的地方,中國的棺與槨,都是四方形,即便是西方也是如此,一頭大,一頭小,但隨著我的仔細觀察,我卻發現,這具棺槨設計的十分圓潤,本因是尖角的地方,被打磨成圓弧型,確實可以達到很好的改變氣流效果
但是,這具棺槨,至少是兩千多年前的產物,而伯努利原理的證實,是在1762年,難道兩年多年前的中國古西域人民,已經掌握了它的使用方法?
我覺得這有些不靠譜,而且如果真的是透過改變氣流壓力來形成懸空棺槨,那麼我們現在所處的地方,由於氣流改道,必然會感受到很強烈的氣流衝擊,但恰恰相反,這裡平靜的連一絲風都沒有,又怎麼可能是因為氣流的原因?
我看向悶油瓶,雖然對於他會知道伯努利原理而驚訝不已,但比起這個,我更有些懷疑他的話,說實話,我在鬥裡,向來將悶油瓶的話當成聖旨,他讓我蹲下,我不敢趴著,但是我好歹也接受了二十多年的現代化教育,比起他這個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不知活了多少年的老古董,這樣的科學原理,我自認為還是比較瞭解的。
因此我皺了皺眉,還是說出了自己的疑問,還沒等我說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