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編師了,清一色的學生軍。
到昆明就是到抗日前線了,我們對很多資訊都感興趣,覺得中國的形勢很危急,想多知道些情況,瞭解國家將來有沒有希望,對這場戰爭有一種渴望。來源就是各方面報章、一些知情人的談話,我們很願意掌握這些資訊。
當時國內的形勢主要是防禦,儘量避免大的戰役發生。
日本人進廣西沒能進來,張發奎在那兒頂著。湖南打得很激烈,薛嶽很能打,長沙會戰,日本人一次兩次三次四次打不下來,日軍想打通粵漢線再銜接沿海成為一條通路,就必須佔領長沙,結果在湖南被卡住了。
忻口戰役打得挺激烈,阻擊日軍向山西、河南進攻,在中原跟他爭奪,八路軍也參加了,這些訊息都有報道。
第二節 我們就想著去拼(2)
那時我跟其他同學還不一樣,他們年齡都比我大, 比我懂事,我更多的是聽,特別願意聽那些老兵,尤其是連、排長講話。有的老兵是參加過淞滬保衛戰的,等我們到了印度、緬甸,他們還是個大頭兵,挺不公平呵。
很多人就講日本必敗,為什麼呢,日本人到處進攻, 太平洋戰爭的戰線拉得太長了,兵力無法集中,顧此失彼。一百三十多萬軍隊在中國被牽住了,中國不投降, 他就無法分兵,他打香港、打緬甸,後來列印度、越南, 兵力都是從侵華日軍中分出去的,戰線跨越太大,肯定不行。
我們參軍時就知道出國作戰是為了打通滇緬路,因為中國抗戰沒有物資,國家窮,全靠外援。但是所有的港口、海邊城市都失守了,物質運不過來,滇緬公路是唯一的依靠,很簡陋的土馬路,一天就運那麼一點兒。當時中國是很困難的,連武器都沒有,就是有槍也沒有子彈,我聽老兵說,打一槍,子彈殼自己還得撿回來再上交,就是那麼困難。我們到這時還沒摸過槍,根本也沒發槍。
但就是這條路現在也被阻斷了,由此,我們對遠征軍前一段歷史開始有所瞭解。
第一次遠征,杜聿明率領第五軍三個師,二十二師、二○○師,還有九十六師出去,一個師編制一萬兩千人, 三個師三萬六,再加上師直屬部隊,不到五萬人,後來又上來第六十六軍和第六軍,就為了打通這條路調上來十多萬人,最後都垮了。第五軍是精銳之師,一九三九年打崑崙關,消滅了日軍一個旅團,少將旅團長都被擊斃了。
我們現在參加的是第二次遠征,一九四四年初,中國駐印軍在史迪威的指揮下,從印度向緬甸反攻,目的是打通滇緬公路,開啟為國內戰場輸送援助物資的通路。
編者注:第一次遠征,中國軍隊出動十萬人, 傷亡近六萬,多數犧牲在胡康河谷野人山,英軍傷亡一萬三千餘人,日軍傷亡四千餘人。第一次遠征失敗之後,滇緬公路中斷, 日本既封鎖了國際援華運輸線, 又開啟了西攻印度的大門,作戰物資轉而透過駝峰航線與中印公路輸送。
第一次遠征失利了,我們二次遠征的結局會不會重蹈覆轍?
當時沒有想那麼多,我們就想著去拼,可能最後就會拼出個名堂來。
一九四四年六月五日,開始空運出國。在昆明機場上的飛機,是C47 美國運輸機,每機乘坐半個連,還是那身很簡陋的服裝,沒有槍也沒有行李,就上飛機了。
那天一位同學說,咱們現在不是遠征不遠征的問題,而是能不能平安過駝峰。我們的飛機在喜馬拉雅山經常失事,經常撞山掉下去,還經常有日本飛機襲擊。差不多每個月都有十多架飛機墜落。年紀大的就說,這一關,我們能不能安全過去, 就看駕駛員了,飛機不失事,我們就能安全抵達,才能談遠征, 就看我們的命怎麼樣。我們年紀小的不太懂,反正要死要活的碰運氣吧,該睡覺睡覺,該吃飯吃飯。
上飛機時天很熱,一摸飛機都燙手,翻越喜馬拉雅山的時候,一爬到九千米以上,人都凍硬了,像冷藏一樣,太冷了。
運輸機沒有恆溫,只有小窗戶那樣個小眼,一看下面全是白茫茫的雪山,到那時也給扣上了,我們都穿的單衣凍得渾身發抖。
到了高空後嚴重缺氧,全迷糊了,我的腦袋嗡嗡的,要死要活的,後來不行了,迷迷糊糊就倒在飛機上睡了,直到身上發熱才意識到到達印度了。
飛機過駝峰都要飛到*千米以上,日本飛機經常襲擊, 雖然有美國戰鬥機護航,有時候也護不過來,航線上飛機一架接著一架飛,不知道從哪裡就冒出來幾架日本飛機攔截你。但我們貴陽教導團很幸運,一架飛機也沒失事全部到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