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2 頁)
遼與李典在吳軍圍城尚未合攏之時,連夜招募敢死士兵,得八百人,殺牛設宴,激勵士氣,準備與敵決戰。
第二天拂曉,張遼披甲持戟,率先衝鋒陷陣,殺數十人,斬敵二員大將。大聲呼喊自己姓名,一路如風,直衝至孫權麾下。孫權見狀大驚,眾將不知所措,孫權逃到一座小山上,用長戟自衛。張遼大聲呵斥,要孫權走下高丘決戰。孫權不敢與張遼交鋒,動也不敢動。後來,孫權看清張遼人數不多,這才聚兵將張遼與其部眾層層包圍。張遼揮軍左突右衝,奮力向前迅猛衝殺,終於開啟一個缺口,率領幾十名部下突圍而出。其餘尚未衝出包圍圈的部眾大聲呼喊道:“將軍棄我乎。”張遼聞聲,再次殺入重圍,將被圍計程車兵救出。張遼所到之處,吳軍望風披靡,無人敢擋。激戰至中午,吳軍屢戰不勝,銳氣大挫,張遼等安然還城。張遼回營後,加修守備工事,自此軍心穩定,諸將對張遼也更加佩服。。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十章 不勝則守,可勝則戰(2)
孫權圍合肥十餘日而不克,害怕曹援軍趕到,被迫撤軍。部隊均已上路,孫權和諸將在逍遙津北,張遼遠遠望見,乘機率步騎發動襲擊。斬吳偏將軍陳武,虧得甘寧、呂蒙等奮力抵擋,淩統才將孫權救出。淩統回軍再戰,左右盡死,淩統也受傷,估計孫權已脫險,方撤兵。孫權逃至逍遙津,時值河橋半拆,丈餘無板,孫權急策所騎駿馬騰越而過。時將軍賀齊率三千人在逍遙津南接應,孫權才僥倖得免。這一仗,殺得江南人人害怕,據說聽到張遼大名,江東小孩都不敢夜間啼哭。曹操善於用人,張遼也善於用兵。孫權率軍圍合肥,張遼雖知自己的兵力較少,但也深諳戰守之道。可勝則戰,不可勝則守,只要出現有利戰機就迅速出動作戰,結果逍遙津一戰力挫吳軍銳氣,使其天下揚名。
鐵鉉戰濟南,挫敗燕王軍
朱元璋死後,朱元璋的孫子繼位,史稱建文帝。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自北平南下,先後大敗徵虜將軍耿炳文、大將軍李景隆,不費一兵一卒就佔領了德州,氣焰十分囂張。
這時候,山東參政鐵鉉正在向德州督運糧草,聞說德州已失,立刻把糧草運回濟南。鐵鉉與參軍高巍商議道:“朱棣南下,目標是奪取都城金陵。濟南是朱棣的必經之地,守住濟南,就保衛了金陵。”高巍支援鐵鉉守護濟南,二人又得到濟南守將盛庸、宋參軍的支援。四人同心,一面整頓兵馬,一面加固城牆,做好了守城準備。
幾天後,朱棣統率大軍進至濟南城下。由於鐵鉉等人已做好準備,朱棣連續發起多次進攻都被鐵鉉擊退。朱棣心生一計,決水灌城。大水湧入濟南城中,百姓惶惶不安。鐵鉉面對大水也心生一計,決定把朱棣誘入城中殺掉。鐵鉉召集城中父老數百人,讓他們帶上自己的“降書”出城見朱棣。朱棣不知是計,答應了城中父老的請求,並讓他們告訴鐵鉉:明日進城受降。
鐵鉉聞報後,在城門上方懸起一塊重達千斤的鐵板,命令士兵大開城門,專候朱棣到來。第二天,到了約定的時間,朱棣見城門大開,門內外跑著一大批百姓和徒手的守城將士,就放心大膽地騎馬走過吊橋,向城門走去。剛到城門前,大鐵板忽地墜落下來,將朱棣的坐騎砸倒,朱棣則被戰馬掀翻在地。朱棣的衛士急忙把朱棣扶起換了一匹戰馬,躲過城上飛下的亂箭,一口氣跑過吊橋,返回大營。
朱棣對鐵鉉恨之入骨,發誓要攻下濟南,活捉鐵鉉。但鐵鉉有盛庸、高巍和宋參軍的全力支援,城內糧草充足,上下齊心,朱棣一連攻打了三個月,也沒有把濟南城攻克。
這時,建文帝已派大軍收復了德州,轉而向朱棣包抄過來。朱棣擔心受到夾擊,只好放棄進攻濟南,悻悻地退回北平。
濟南之戰後,建文帝升任鐵鉉為兵部尚書,任命盛庸為歷城侯,高巍和宋參軍等人也各有封賞。
攻守均需做好準備。不可勝時,守;可勝時,攻。方乃用兵之道。
免費看VIP章節攻略
登入後進入個人中心,點選左側的交易大廳,看一下當前拍賣積分的平均價格,然後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發起交易,選擇拍賣讀書積分,透過寄賣積分可以獲得一定數額的U幣,積分的售賣價格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
積分的獲取途徑包括:每日登入新浪讀書、給你喜歡的作品投票、在書評區發表評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