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頁)
峰會上會見戈爾巴喬夫時,博爾取代了正部長溫博格,成為總統身邊唯一的國防部長。
1987年,博爾離開五角大樓,他簽定了30萬美元的合同,準備寫一本驚險政治小說。這本名為《強硬派》的小說講述了在冷戰時期,五角大樓的一位負責人如何與官僚主義和親蘇勢力做鬥爭的故事。
拉姆斯菲爾德本來相中想法獨特且好戰的博爾出任國防部副部長,但考慮到他頗有爭議的個性可能被眾議院投票否決,於是任命他為國防政策委員會的主席。這是一個研究美國未來國防政策的諮詢機構。前任國務卿基辛格也供職於此。事件後,博爾把這個原本比較次要的職位變成了一個聲量巨大的音箱,而他本人也成為頗具影響力的人物。他在伊拉克問題上使用的分析框架實際上正是當初在蘇聯問題上的那一套。
有觀察家稱,“在鷹派人物中,博爾就像一個木偶,表達的是操縱者的觀點。這使得布什政府能夠公開發表官方不便明說的觀點。拉姆斯菲爾德拒絕對推翻伊拉克政權一事表態,而博爾除此以外一概不談。”
鮑威爾稱博爾及其支持者為“投彈手”。一位記者問博爾:
“如果出兵伊拉克,推翻了薩達姆政權,將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我想那是恐怖分子的末日到了。”
“您的態度為何如此樂觀?”
“因為剷除塔利班和薩達姆政權的行動就是對別人的一種警告:下一個目標就是你們。不用廢話。這是非常有效的外交手段。你們已經被列入名單之中,如果你們自己不將恐怖組織從國土上清理掉,我們就連你們一塊兒剷除。”
鷹派打破了一切規則
博爾和沃爾夫維茲都是很有影響力的“三方委員會”成員,他們首次相遇在1976年的“二隊”中,這支人馬當時歸中情局局長老布什統領,負責評估蘇聯的威脅程度,並起草相關報告。老布什在“二隊”裡集中了對莫斯科持強硬立場的人士。在強硬派看來,當時建議尼克松對蘇採取緩和政策的基辛格是個偽基督徒。
強硬派搞出來的文章有“啟示錄”的風格。他們把蘇聯描繪成擴張主義者,一心發展新式武器,而實際上,蘇聯從未擁用有過他們所說的新式武器。相反,這些分析文章對蘇聯面臨的日益緊迫的經濟困難和失敗隻字不提。“二隊”分析得出的最終結論是:蘇聯能夠發動並贏得核戰爭。文章作者首先是利用其作為黨派###的武器,以反對那些要求實行軍控、減少軍費的華府人士。
沃爾夫維茲明確表示:發表這份報告的目的是為了“對那種慣性思維方式發動一次游擊隊式的進攻,就這個具體案例而言,針對的是情報部門的慣性思維:他們總以為對手用與我們相同的方式考慮問題。”
尼古拉·勒芒在《紐約人報》上寫道:“鷹派引起人民的注意,因為他們彷彿破壞了一切規則。美國外交政策一直是兩黨妥協的結果,30年來鷹派對此心懷不滿。他們不同意對蘇聯採取緩和政策,現在他們的影響力空前增長。布什十分看重手下人的絕對忠誠,要求一切爭論均在華府內部解決,而鷹派考慮的遠不只是布什連任的問題。他們甚至在總統表態之前就做出決策(事件發生一週後,沃爾夫維茲宣稱美國應該與支援恐怖主義的國家斷絕外交關係)。華府對其鷹派的感情很複雜:表面上反對,暗地裡讚賞。鷹派人物毫無剋制的言論,按理說這會影響他們在政府內職務的晉升,但是他們卻獲得了相當高的職位。他們那種知識分子特有的固執和激進使他們的影響力陡增。布什去年發表的關於美國立場的言論都源於鷹派理論。
鷹派代表人物之間有著近30年的交情,他們結成一張結實的網,佔據著權力機關中最重要的職位,越是如此,他們越能發揮作用。
除開沃爾夫維茲和博爾,布什身邊的兩位重量級人物:副總統切尼和拉姆斯菲爾德早在1969年尼克松時代就相識了。拉姆斯菲爾德曾經兩度擔任切尼的上司:先是在他擔任“經濟機會辦公室”(SIC)主任的時候,後來是他擔任福特總統時期的白宮秘書長期間。拉姆斯菲爾德出任國防部長後,秘書長職位在由切尼繼任。而在老布什上臺後,切尼又出任了國防部長。這兩人交情至深,兩對夫婦常常共同外出度假。小布什2000年競選總統期間,切尼是其最親密的智囊人物,在幕後,拉姆斯菲爾德關於反導彈系統的建議同樣受到布什的高度重視。
副總統的得力助手是綽號“踏板車”的勒維斯·利比。利比在耶魯大學上學時與沃爾夫維茲相識,被他教授的國際政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