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找到失敗的原因,所以對每一次戰役都研究了很久。
這一次,他就採用了英、法聯軍對付清廷騎兵的戰術。
那次清朝忠親王僧格林沁率領驍勇善戰悍不畏死的一萬蒙古勇士,在英、法聯軍這種戰術的攻擊下,幾乎全軍覆滅,傷亡慘重。這種戰術其實很簡單,只不過把原來的齊shè改成了輪shè。那時英、法聯軍使用的槍炮全部是前膛槍,shè擊一次之後,再次裝藥耗時比較長,他們就採用三排輪shè的戰術,一排shè擊,兩排準備,以此增加shè擊的時間,減少因為裝藥而出現的shè擊空白。
古代的弓箭兵在shè箭時都擺成一個弓箭陣,利於增加弓箭兵齊shè的羽箭密集度和殺傷力。木三在原先的弓箭陣的基礎上,把弓箭兵分成三排,第一排shè箭,第二、三排準備,第二排shè箭,第一、三排準備。第三排shè箭,第一、二排準備。以此類推,當一排shè箭的時候,總有兩排在準備,如此週而復始,shè出的箭就源源不斷。只要羽箭數量足夠,攻擊就沒有間斷的時候,如此帶給敵人的是莫大的壓力和一種莫名的恐怖。當然,殺敵效果也是很有效地。
木三這邊用箭雨壓制著黃巾士卒的攻擊,廖化那邊則是直接帶人殺入了黃巾軍陣中。
兩軍交戰,短兵相接是最殘酷的,很快,在大刀冰冷的寒光中,在羽箭尖銳的呼嘯聲中,地上已經到處都是血肉模糊的殘軀斷肢,隨處可見在地上滾來滾去痛苦哀嚎的傷兵……
兩軍交戰正酣,黃巾士卒在統兵將領的驅使下,黑壓壓的如同cháo水一般湧向官兵,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踩著同伴的屍體拼了命的往前衝……
廖化手持大刀,嘴裡呼喊著,輕盈的一揮手,一抹青幽幽的寒光從半空劃過,一個剛衝到他面前的黃巾士卒還沒來得及叫喚一聲,就聽“咔嚓”一聲,半邊腦袋就飛上了半空,灑下一片血雨。
一個黃巾校尉縱馬衝了過來,擰槍刺向廖化的咽喉,廖化輕蔑的一撇嘴,大刀一劃拉,就把刺來的長槍撥開了,隨即反手一揮,刀鋒向著黃巾校尉的脖子抹了過去,那校尉反應倒是挺快,見大刀向他脖子抹來,連忙把槍桿一豎,擋住了大刀。可沒等他稍鬆口氣,廖化左手一按刀柄,大刀順著槍桿就切了下去,“啊……”那黃巾校尉一聲慘叫,握槍的手指被鋒利的刀鋒給砍了下來。
廖化雙腿一夾馬腹,胯下戰馬吃痛向前一躥,借戰馬前躥之力,廖化一橫大刀,把那黃巾校尉的腦袋一刀削了下來,斗大的腦袋在地上骨碌碌滾出老遠。
“將軍,小心……”隨著一聲驚呼,一個身影快捷的跳了起來,撲在廖化的後背上,隨即渾身一震,一口鮮血噴了出來,廖化急忙回頭,定睛一看,只見一個小個子官兵趴在他的後背上,隨著他激烈的轉身動作從他後背上滑落在地上。後背插著一隻羽箭還在顫巍巍的晃動。
這個小個子廖化自是認得,正是他的親兵胡小六,廖化的遠房表弟,因為個子矮小,力氣又小,一直不被廖化所喜愛,但是礙於親戚關係,抹不開情面,於是就收他做了一個親兵跟隨,沒想到就是這麼一個不被廖化待見得人,竟然能夠捨棄自己的xìng命去救他一命。一時間廖化如遭雷擊,愣在當場,但他很快就反應過來,看到趴在地上為自己而死的胡小六,不禁怒火中燒,連一雙眼睛都變的血紅。他瞪著血紅的雙眼向shè箭之人看去,只見一個肥頭大耳,面sè白淨,留著一抹小鬍子的傢伙正要再次抽出一支箭搭弓shè出。
廖化大喝一聲,右手用力,刀柄狠狠地抽打在馬臀上,立刻一道血痕出現在馬臀上,那馬吃痛,“恢恢兒”一聲瘋了一般的向那胖黃巾衝去。
那個胖黃巾士卒一看廖化打馬向他撲來,因為憤怒變得扭曲的五官上橫肉不停地抽動著,雙眼血紅,冷冰冰的眼神死盯著他,像是看一具早已沒有氣息的屍體一般,不由得後背一陣冰涼,一股寒氣從心底直衝髮梢。想要轉身逃跑,卻發覺雙腿比灌了鉛還沉重,用力抬腳,卻怎麼也抬不起來。於是又想把手中的羽箭shè出去,慌里慌張的卻老是不能把箭搭在弓弦上。
廖化一邊衝擊,一邊已經斬殺了攔在面前的五、六個黃巾士卒,都是直接砍掉頭顱一刀斃命。
眼看廖化近了,胖黃巾士卒更是慌得六神無主,只覺得褲腳一涼,偷眼一瞅,卻是不知何時已被管亥駭得尿了褲子。
眨眼間,廖化已衝到胖黃巾士卒的跟前,手中大刀高高揚起,猛然間狠狠地劈向胖黃巾士卒的頭部,胖黃巾士卒瞠目結舌,張大了嘴巴,眼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