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3/4 頁)
家只是被提醒要做好開打準備,該磨刀的磨刀、該磨槍的磨槍,免得到時候拉稀擺單。
七扇門除了我和老孫頭,在十三太保中,除了張幼謙外,其餘十二人我並不是很熟悉,而且年前剛入京時,我跟張幼謙把他們教訓了一頓,至今他們看到我倆,還是滿臉怨色。
那鷹鉤鼻李孜宗排名僅次於張幼謙,號稱李二保,此人神情倨傲,面容陰鶩,看上去不是善茬。僅次於他的是趙孜然趙三保,臉大肚圓,一副笑臉彌勒佛的樣子,不過要真殺起人,趙孜然絕不含糊,甚至連婦女和小孩都不放過。
李孜宗、趙孜然二人原先是關東江洋大盜,乃活生生的人渣。這兩人品行不端,不過卻並非一無是處,李孜宗擅長潛行追蹤,趙孜然擅長尋龍望穴,老孫頭正是看中了他們這些才將他們收編到了七扇門。
畢竟七扇門不是慈善堂,而是特別行動小組,遊走於法律之外,行的是特殊手段,一切以達成目的為第一要義。這也是老孫頭重啟七扇門的初衷所在。
在辦案的過程中,難免不了會用一些特殊手段,所以才用人才不拘一格。要真請些少林武當的大師、江湖的名宿來七扇門,這些人整天以江湖道義、武林大義為理由來對你指手劃腳,估計將一事無成。
這些佔據著道德制高點的人,從來都不是真正做事的人。連張幼謙都說過,幹捕快這一行,成大事者,不拘小姐,當然了嫖客還是要管一管的。
進攻內莊的計劃,由呂仲遠親自制定,傍晚時分,將近三百人聚在六扇門中,形勢頗為壯觀。
今日京城中六扇門中稍會些武功都整裝待命,我來六扇門一年多,大部分時間在外面,這些人中能叫出名字來的,不過三四十人。
三百人中,有二百名黑衣人,胸口掛著六扇門黑色徽標的,蒙面帶刀,整齊劃一站在院中,忽然有股肅殺之意。
張幼謙看著他們,乖乖隆的咚,煎餅卷大蔥,咱們六扇門從哪裡冒出來這麼多高手?
老孫頭低聲告訴我們,這二百人是三名黑衣供奉從少林、武當、峨眉三大門派出師的高手弟子中特招的一批江湖高手。當年呂仲遠橫掃江湖,這批黑衣人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三名黑衣供奉,在三大門派中也都是長老級的人物。
這就是三大門派的底蘊所在!
無論江湖如何風起雲湧,少林、武當、峨眉等門派始終屹立百年不到,那是因為他們的培養機制和體系,已經將自身利益與國家利益融合為一體。
不僅六扇門,錦衣衛、軍方、還有朝廷大臣的護衛體系的武力輸出,基本上都被這些名門大派壟斷了,這些人利益休慼相關、榮譽與共,才能結合成一個更大的利益共同體。
也正是如此,這些年來江湖上再熱鬧,再詭譎,始終無法動搖三大門派分毫,相反的,他們卻是儘量低調行事,穩穩佔據了江湖武林的半壁江山。
張幼謙聽了老孫頭介紹,說,要真如此,今夜攻打內莊之戰,我們躺贏就好了。
我卻不以為然,四合堂在京城發展了那麼多年,始終都悶聲發大財。就這樣一個組織,在天子眼皮下發展出來內莊這樣的一個存在,而且還隨意初入皇宮,打劫六扇門,那必然是有兩把刷子的。
也許之前朝廷並沒有把他們放在眼中,然而除夕夜那兩把刷子,肯定重新整理了朝廷的底線,也啪啪打痛了一些人的臉。
這些日子,錦衣衛、登聞院、六扇門的日子都不好過。大家都卯足了勁,要做出點成績來,給朱潤澤一個交代。
院落內火把通明,呂仲遠身穿緋紅色官服,出來做戰前訓話。張幼謙道,今日不是攻打四合堂嘛,怎麼他穿的跟上朝一樣?
我說領導意圖不要妄自猜測,老實點聽著就是。
呂仲遠開始講話,他說話聲音抑揚頓挫,煽動性極強。
先說皇恩浩蕩,又講當前形勢,再談如今京城有小人當道,擾亂朝綱,我們應該怎麼辦?
有人喊道,清君側!
呂仲遠罵道,清你妹的君側,你想造反嘛,拖出去砍了。那人遭受無妄之災,喊冤道,呂大人,冤枉啊,不就是喊早了一會嘛!
呂仲遠沒理會,一聲慘叫,那人被斬殺。
謝文良喊道,願隨呂大人掃平四合堂!
眾人紛紛跟道,原隨呂大人掃平四合堂!
我們對作戰計劃只知梗概,整體計劃並未公開,而我們七扇門的任務,則是潛伏在內裝附近,截殺溜走的人員及支援人馬。
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