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榮華嘆了口氣,說都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倭寇過如蝗蟲之害,所到之處,寸草不生,去年我們兄弟倆在的那個村子,三百多口人,竟被十幾個倭寇給屠殺了,我們運氣好,躲過一劫。老百姓人心惶惶,有錢的都逃到內陸去了,其他人誰還會買棺材?一般都是堆在一起,放上石灰埋了。
我聽的心驚肉跳,以前只是聽說倭寇橫行,但沒有概念,聽了榮華富貴兩人親眼見聞,深知倭寇之毒,已入膏肓。
我問道,那朝廷呢,兵部不是每年都派兵追剿嘛?還有江浙巡撫胡大人,不也親自督戰嘛?
榮華指了指船上那些人,你以為就憑這艘船上的烏合之眾,能夠在江南一帶橫行無忌?那就錯了,這些人不過是一些引子而已。真正在後面佈局的,有兩種人,一種是甘當走狗,勾結倭寇,甚至給倭寇提供資訊之人,另外一種,就是江南的一些名門大族了。
經他一說,我大體能夠明白倭寇之亂的真正原因了:土地兼併。(注)
江南號稱魚米之鄉,土壤肥沃,在一些名門望族眼中是一塊肥肉。然而這些土地都是農戶所有,若僅用高利貸、巧取豪奪等手段,速度太慢,於是一些江南大族開始與倭寇勾結,直接造成大量土地荒蕪,然後理所當然的將土地據為己有了。
這種事情我能夠想到,朝廷自然不會不知道,大明朝景元年間以來,經濟形式下行趨勢明顯,朝廷財政面臨著巨大的壓力。
對此,朱潤澤在江南鼓勵種桑麻,重開朱悟能時期關閉的市舶司,以向外輸送茶葉、絲綢等,大開方便之門,然而市舶司剛開立兩年,東海之上,倭寇開始橫行。一開始,倭寇還是隻是在海上搶劫,到了後來,直接進入內陸。
這次朱潤澤南下江南,估計也與倭寇橫行有關。
我仔細打量兩人,這兩人看上去尋常,但目光之中,並不是如尋常百姓那般唯唯諾諾,而是偶爾露出一股神采,我試探問道,兩位恐怕不是被抓來作倭寇的吧。
榮華一楞,富貴也一臉戒心,你什麼意思?
我說兩位看上去相貌普通,做人低調,但是幾日下來,我見兩位站臥行走,極具自律,若沒猜錯,應是行伍中人吧。
榮華與富貴換了個眼色,富貴搖了搖頭,道,蘇兄弟,你這話會給自己帶來殺身之禍的。這幾日相處下來,你做人有原則,又不肯同流合汙,我們兄弟很是欣賞你。而且你對我二人有贈藥救命之恩,我們不應瞞你,但此事事關重大,關係朝廷安危,若你能答應,今日之事絕口不提,我們兄弟可保你性命,如若不然,為了朝廷,為了大明,我們也只能痛下殺手了。
聽到這話,我才肯定,他們竟是軍旅中人。
既然如此,我也實話告知兩位,在下蘇猶在,金陵六扇門江湖司捕頭。這次來船上,其實是躲避江湖仇家。在船上時,兩位兄弟雖然低調,但我也知並非普通之人,只是擔心隔牆有耳,一直沒敢出口相問。
榮華也是滿臉興奮,在姓章名元敬,這位是趙子理,我們二人是俞大猷將軍手下的斥候,這次潛入天狼號,正是奉命而來。
我心說難怪兩人如此低調,我說道,兩位兄弟,在下對倭寇一行也深惡痛絕,若有用得著在下之處,儘管直說。
張元敬和趙子理商議了下,才道,蘇老弟,這次我們上天狼號,一是為了這艘船上的一份賬本,裡面記載了倭寇近些年來與內地漢奸的勾結交易,還有一事,就是要跟蹤天狼號動向,俞將軍已做好部署,準備一舉殲滅。
這是朝廷最高機密,按軍規,此事透露與你,是要砍頭的,不過我們權衡再三,告訴蘇兄,是我們見蘇兄弟武功高強,又俠義心腸,請蘇兄弟能夠出手相助。
我說你別給我扣高帽子了,我是朝廷任命的捕頭,你們是大明軍人,我們軍民一家親,你若有難,我一定幫忙的。
張元敬道,這賬本,就藏在中佐的房內,不過前幾日銀票失竊之事,已讓他提高警惕,若再要下手,恐怕很難了。我們同來的那位江湖妙手,上船前卻被那些賊人殘害了。
我知道他說的正是那位在洋口鎮上船前被殺的那人,心中一陣惋惜。不過,既然答應幫他們,哈哈笑道,你們要偷東西,這事情找我就對了,不過這事要從長計議。
張元敬問道,有何高見?
我說我這裡有幾個成語,分別是打草驚蛇、聲東擊西、投石問路、老樹盤根、觀音坐蓮……
於是三人商議,將盜竊賬本之事情定了下來。
我說再過幾日,天狼號就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